除了春节端午节七夕节之外,农历月日同

我国农历日期的月日同号日,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十月十都是传统节日

1、一月一:即正月初一、春节,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正月初一,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祭祀、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2、二月二:有“二月初二龙抬头”之说,其意思:春光明媚,苍龙(星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为“龙抬头”,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二月二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也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南方“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仍沿用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有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这一天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在众多的中国节日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要炒玉米、炒黄豆等。

3、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来到轩辕黄帝故里新郑市寻根拜祖;这一天,也是古上巳节,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4、四月四: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的诞辰日,在佛教里是一个大日子。这一天佛信徒们纷纷以香花灯烛茶果珍肴供养文殊菩萨像,并用各种非常名贵的香料浸泡文殊菩萨像,以示对文殊菩萨的尊重和敬仰。

5、五月五: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洒雄黄、挂艾草、佩香包、躲端午等。

6、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

明清时期,官府要举行洗象仪式。

晒书节,如果恰逢晴天,皇宫内的全部銮驾都要陈列出来暴晒,皇史、宫内的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也要摆在庭院中通风晾晒。

也有“晾经节”之称,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要在这一天举行“晾经会”,把所存的经书统统摆出来晾晒,以防经书潮湿、虫蛀鼠咬。

有的地叫“晒衣节”或“晒伏”,城市和农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日那天翻箱倒柜,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

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女儿回娘家团聚。晋北地区习惯称为“虫王节”,要在农田、庭院里焚香祭祀,祈求上天保护,五谷丰登。

佛教与道教界还称为“天贶节”。

民间亦称“牛羊节”,这天,东家要设宴延请牧工。

在许多地方也演化成了庙会。

还是布依族和纳西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六这天还有许多的习俗,街市上的中药铺和一些寺庙开始施舍冰水、绿豆汤和用中药制作成的暑汤。主妇们也在这一天开始自制大酱。当天的饭食要吃素食,如炒韭菜、煎茄子和烙煎饼等。老北京还有郊游和赏荷的民俗。

7、七月七: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民间亦称乞巧日,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由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天动地,现代人更把这一天当做中国情侣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当天的活动有纳七水、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

香日:俗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香日。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巧夕。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少儿节。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穿针节。

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位于甘肃南部的西和县,在年将乞巧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七月七遗产,被称为中国乞巧之乡,西和乞巧风俗保存完整,在狂欢的7天8夜里有很多古老的习俗.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七夕和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并列为我国六大传统节日。

8、八月八:农历八月初八,是瑶池大会举办的日期,传说每年到了农历八月初八,西王母在瑶池专设蟠桃盛会,各路神仙便来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热闹非凡。神秘而又海拔最高的西王母瑶池。立有“西王母瑶池”纪念碑石。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特别是台湾和港澳同胞,到此朝拜寻根者甚众。

“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兴仁县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源于一个美丽的苗族民间传说。

土家族“八月八”唢呐节。每年农历八月初八,是镇远尚寨土家族隆重的唢呐节。

每年的“耍海节”、“绕海会”,是云南大理、剑川等地白、彝等族在八月初八至十二日纪念为民除害的英雄段赤诚的祭祀典仪。据传南诏时,洱海有条恶蟒,经常兴风作浪,百姓不得安宁。石匠段赤诚下海捕蟒,最后与蟒同归于尽。此后每到他的忌日(八月初八),当地民众都要绕海祭祀,并且大做善事(如打涝溺尸、修筑堤防、救济贫民之类),然后划船放歌,举办野宴。

9、九月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祖节,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中元节、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节,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敬老节、老年节,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传承至今。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饮宴祈寿、采中草药、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辞青等习俗。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的新含义,摆宴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0、十月十:十月初十,丰收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此时田里的庄稼早已收获归仓,而十月初十在古人眼里,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吉日。因此,在中国古代,这一天便是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民间公认的丰收节,家家户户要用新收获的米做糍粑,糍粑在江南一带又称作年糕。丰收节最重要的仪式,是要祭祀炎帝神农氏,来感恩这位先祖对未来土地的护佑。

在远古的神话里,炎帝神农氏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利用草药治百病;他发明刀耕火种,教民众垦荒种植五谷;他还创制出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香糯的糍粑,既是献给神农氏的贡品,也是馈赠新朋好友的佳礼。丰收节也是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氏族乡亲相聚一堂,品味应季的美食,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11、十一月十一:农历十一月十一没有重要节日。

12、十二月十二:农历十二月十二没有重要节日。

(注:本文章内容收集自网络,编辑整理而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gpsy/11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