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相关工作。
会议主要内容
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运行情况,审议了金融委办公室提出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研究了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点工作,部署了近期主要任务。
新一届金融委成员名单
新一届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 次会议之际,金融委成员名单也随之曝光,这也是金融委组成成员名单的首次对外公布。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担任金稳委主任央行行长易纲担任金稳委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丁学东担任金稳委副主任其他成员还包括: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副部长刘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委特设七个协作单位: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网信办、公安部、司法部、 法。
在本次会议上,中央纪委副书记李书磊,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邓声明,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司法部副部长刘炤,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也出席参加。
实际上,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七个协作单位并不是本届金融委新设定的,此前金融委组成中就有协作单位。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七个协作单位的设置,目的也是为了加大监管协调。
比如在监管政策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方面,中纪委、中组部、公安部、司法部、 法可以给予配合;
金融机构其工作人员出现问题要进行问责、处分时,需要司法和纪律部门配合;
此外,金融具有很强的网络性,有中宣部、网信办参与,会对预期管理、舆论引导起到一定作用。
今年以来,也有一些迹象表明,跨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日渐频繁。例如,近日,潘功胜与孟庆丰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击地下钱庄及非法外汇交易平台等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交换了意见。
关于此次会议精神
,会议充分肯定了金融防风险已经取得的的成绩。会议指出,“金融系统团结协作,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底线思维,监管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处置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市场约束逐步增强,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出现积极变化,审慎经营理念得到强化,金融运行整体稳健”。对于我们理解政策定调和后续节奏来说,会议是肯定成绩为主,还是描述问题与挑战为主,非常关键。
第二,会议强调了“结构性去杠杆”一词。本次会议精神全文只有一处提到“去杠杆”,用的是“结构性去杠杆”。结构性去杠杆是指中国各部门杠杆率不同,高杠杆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这是去杠杆的重点;民企和居民部门杠杆率并不高。“结构性去杠杆”意味着政策要区别对待,不能总量上一刀切。
第三,会议的重点是四项重点工作,这四项工作和近期政策方向一致,体现了经济新形势下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具体为:
1、推进金融改革开放
2、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3、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
4、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点工作
具体来说,“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是回应外部增长环境变化,年初在博鳌论坛上,易纲已经对今年金融对外开放做出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监管部门会继续推动落地。金融的改革开放,也是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是重申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变,针对信用环境的新情况,重申由“合理稳定”向“合理充裕”的积极转变,再结合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对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定调,市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边际放松,下半年仍有定向降准的空间。
“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是定调金融去杠杆执行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指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监管层将更多注重结构性去杠杆,避免过度使用在总量层面一刀切的去杠杆措施”。
“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强调去杠杆过程要市场化。
同时,监管节奏要考虑市场预期和反应,不能因处置风险而产生风险。正如易纲此前所说,要始终高度重视外部冲击的影响,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四,会议强调“国内巨大规模市场的回旋空间广阔”和“具备打赢重大风险攻坚战和应对外部风险的诸多有利条件”主要是针对 所带来的外部金融风险。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市场主体韧性强,国内巨大规模市场的回旋空间广阔”,这里强调“国内市场”,主要是针对 所带来的外部风险,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汇率预期与金融稳定。会议强调对打赢重大风险攻坚战和应对外部风险“充满信心”。
此外,会议决定,金融委将定期召开全体会议,不定期召开有针对性的专题会议,统筹研究协调金融领域相关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认为,“与过去的一行三会协调机制相比,金融稳定委的协调能力更强,更有权威,参与方也更全,有助于避免不同监管部门各自出招和由于监管叠加而人为导致流动性过度紧缩乃至市场恐慌的情况。”
来源丨综合自券商中国、中国证券报、郭磊宏观茶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