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银针产于千岛湖畔,是当地的特产名茶,产于杭州淳安县与建德市千岛湖区域。千岛湖四面皆山,云雾缭绕,地形复杂多变以及湖体调温效应产生的多层次立体型气候,使沿湖山坡地带成了栽培茶树的风水宝地。
千岛银针所处的淳安县,种茶历史悠久,其地产的鸠坑毛尖在唐朝就列为贡品了,已有余年的生产历史。千岛银针产于深山多云雾无污染的良种茶园,优选嫩芽为原料,冲泡后形似针,香为兰,色翠绿,味甘醇,给人以悦目清心之感,堪称特色名茶。
今天我们将对比同为杭州绿茶的千岛银针与龙井茶,看看与绿茶标杆相比,这两款杭州名茶各自的特点在哪里?
以其他绿茶为标准价位选取同价位的龙井茶,本次价位在左右,由此代表龙井茶口感的是贡牌高山龙井,代表千岛银针的是沁芳源出品的千岛银针。
干茶
龙井:条索细长,色泽黄绿,匀整度一般,香气较浓郁。
千岛银针:条索细且长,雀舌型,相对更显翠绿,清香浓郁。
第一泡
龙井:香气浓度中等,茶汤鲜爽且甘醇,稍有苦底,生津反馈比较快,汤感滋味很协调,喉韵出。回甘强度一般。
千岛银针:香气浓度中等,清香较显,汤感清冽。入口后醇厚中等。有一定苦底,略带涩意,汤感显甘爽,甜感较好。生津回甘较明显。喉韵出,回甘留存较好。
两款茶的香气浓度与滋味上龙井更强一点,汤感两者基本相当,千岛银针清冽更明,龙井生津回甘稍强一些,鲜爽龙井更好。
第二泡
龙井:香气变化不大,发挥很稳定,汤感更显厚润,茶汤较甘醇。生津累积向上,回甘的甜感稍弱少许,协调感比较好,喉韵茶气持续上泡。
千岛银针:香气基本不变,豆香显出,甜感更甚。滋味有较明显弱化。汤感较醇和,茶味甘甜。生津回甘略有升幅,尾涩略显,回甘持久,饮毕润感较好。
此泡香气与汤感龙井稍稍领先,龙井茶汤协调性更强。香气也更稳定,口感上鲜甜龙井更好。龙井茶生津回甘也更明显。
第三泡
龙井:香气下降很明显,汤感亦稍有减弱,甜感开始凸显,回甘显甜,苦涩度稍出,生津留存仍不错。
千岛银针:香气同样明显弱化,茶汤较醇甜,但内质明显向下,甘爽依旧有,鲜爽不及龙井。茶汤较顺畅,协调性不错,生津回甘趋尽,喉韵清凉感很不错。
此泡除了香气与汤感千岛银针依旧处于弱势,龙井总体更有茶味,千岛银针在喉韵上有一定优势。
茶底
龙井:少量一芽一叶多为一芽:叶少量碎硬,用料不到特级。
千岛银针:多为一芽一叶,持嫩度较好,原料显嫩,均整度较好。
龙井茶底
千岛银针茶底
主要口感指标对比
解析:香气上两款茶龙井总体更浓郁一点,释放更稳定性也基本一致。千岛银针的香气更清新。
龙井在汤感上的厚度与滋味强度也更好,水路上千岛银针更清冽,但汤感也更薄,总体上龙井仍有明显优势。
苦涩曲线可见两者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龙井尾段的苦涩控制稍弱。
生津回甘上看龙井茶也表现的更突出一些,但在喉韵的清凉感与回甘的持久性上千岛银针有优势。
综合评价
总体上在这两款杭州绿茶的对比中,不可否认龙井茶在有香气的浓郁度,汤感的醇厚度以及鲜爽感上有更好的表现。同时在生津回甘也更好。千岛银针的特点则在于,茶汤的清冽感、甜润度,以及喉韵等体感表现要好于龙井茶。但总体上不如龙井茶的口感顺畅。感觉在杀青工艺上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如果温度能再高一点,出兰花香,口感会更丰富一些。
同时千岛银针的生态环境更好,这也是喉韵与回甘留存更明显的原因。
综合上看在同价位上看,龙井茶相对千岛银针口感要略微胜出,总体看杭州的几款绿茶口感都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