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混血粽子,哪里的最好吃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端午还没到,同事已经在群里讨论谁是第一个吃粽子的人。比起什么口味的粽子好吃,谁是今年第一个吃粽子的人更容易达成一致。(周二,某同事深夜到家煮的粽子,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吃粽子的人,谁知有人9点就吃了……)

仅仅是国内的从南到北,粽子就已经自成一派,谁也不让谁。

常见的粽子主料多用糯米做馅,北方部分地区偏偏站出来说“大黄米的也不差”,创新派也不甘示弱“西米不好吗?”

辅料上更是千差万别,猪肉、火腿、蛋黄、红豆、花生、豆沙、水果……万物皆可包。

材料选择倒还好说,反而是咸甜口味的不同最具争议。南方听说北方是“主食+杂粮+红枣”的甜品组合,少不了和你安利一波“碳水+脂肪”的真香。

国内南北粽子的不统一,已经够为难选择困难症患者了,再算上国外的粽子对他们来说更是挑战了。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选择allin

今天就跟着DIBO看看粽子的江湖,提前选好端午节的粽子。

粽子的出现

每年的六月一到,有多少人惦记着五彩绳一定要选个好看的,臭美的同时,也合计着粽子该从哪个口味的吃起。虽说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粽子,端午节时的却格外的香,多是因为有家的滤镜在。

我们现在说的粽子,在古代其实叫做“角黍”。

最早的角黍是逢年过节拜神祭祖的贡品,并非用来吃的。在农耕社会,牛是耕地的好助手,杀牛祭祀过于奢侈,所以多用菰叶把黍米包成牛角状,作为牛角的替代品。

直到晋代,角黍才成为端午的限定食品。《风土记》中就有“仲夏端午,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的词句。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往粽子里加入中药益智仁,做成“益智粽”。

之后,可以加入粽子里的食材越来越丰富,宋朝时还曾把水果入粽,苏东坡就曾提到“时于粽里见杨梅”。粽子的形状也越来越多变,锥形、菱形各有追捧者,粽叶随之更新换代,箬叶、芦苇叶接连登场。

粽子因其便携的属性,还曾作为行军食品。公元年左右,统一岭南的冼太夫人给军队配备里“古粽”,用冬叶包裹糯米蒸熟后作为行军干粮,让粽子成为最早的“软罐头”。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食品,好吃的同时也自带节日团聚、寄托思念的属性,吃粽子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年,端午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的年,再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非遗光环的加持下,选粽子、吃粽子似乎多了一些仪式感。

中国粽子的江湖

在所有关于端午起源的传说中,大部分的传说发生在今天的江南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稻米的产区,江南地区的粽子更具多样性。

端午前,嘉兴粽凭借知名度一路领先,迅速占据C位。太湖流域的嘉兴地区是我国稻作的起源地,有着“天下粮仓”的称号,早在19世纪末,嘉兴府地区生产的稻米就有30多种。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嘉兴粽。

占据原材料高地的嘉兴,只有自家包的粽子才最好吃。每年端午前,家家浸糯米、腌猪肉、洗粽叶、包粽子、煮粽子一气呵成。糯米中加入老抽、白酒、白糖,再包裹起肥猪肉,水煮之后油而不腻。

和嘉兴山水相依的湖州,依靠“枕头粽”成为不少人的最爱。金庸先生笔下的韦小宝两口吃了半口就能分辨出““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

蔡澜先生也说小时的记忆,影响了一生,爱吃的是潮州粽子。潮州人大抵深谙中庸之道,既有豆沙甜粽,也有浓油赤酱的咸粽。

爱吃潮州粽的蔡澜先生,也曾谈及“这一生人吃过无数,形形种种,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最后发现,唯有道滘糉最好吃。”产自东莞的道滘粽,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名声在外,被盛赞为“天下第一粽”。

道滘粽最大的特色在于味道浓郁、馅料丰富,咸蛋黄、湘莲、黄豆、五花肉等食材看似普通,出奇制胜的是猪肉先浸过糖水,蒸熟后的猪肉融化在糯米中,裹挟着咸甜刺激着口腔。

如果论特别,哪里也比不上贵州地区的灰粽(碱水粽)。稻草烧成灰,溶解过滤后,把草木灰水倒进锅中,放进粽子大火开煮,煮熟后的粽子染上淡黄色,并带有一股奇香。

和南方的粽子相比,北方的粽子就朴素多了,多用红枣、豆沙、豆类做馅。

和普通的糯米粽相比,大黄米粽格外显眼。粽叶里只包黄米和红枣两种原料,黏而清香,简简单单的纯粹像极了不拘小节的北方人。

国外粽子的战场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吃粽子。到了海外,粽子也成了“混血儿”。

在马来西亚,娘惹粽是当地的最爱。糯米用蝶豆兰花浸泡,煮熟之后变成了蓝色,所以也叫做蓝粽。蓝粽馅料丰富,猪肉或鸡肉用冬瓜条调出甜味,加入虾米、花生碎、香菇,配上芫荽、沙姜等调料,成就一枚口感带甜偏辣的粽。

到了越南,粽子开始在形状上做文章。糯米、绿豆和胡椒粉用芭蕉叶包裹起来,做成圆形和方形的粽子,代表着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思想。

越南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做的甜粽,用椰丝、红豆或绿豆做馅,包成菱形,蒸熟后沾白糖吃,和糯米粽相比,另有一番风味。

受到唐朝时期端午习俗的影响,日本也有过端午的习俗,关东和关西地区对端午吃什么也有不同的讲究。关西地区多吃一种叫做“茅卷”的粽子,关东地区则多吃槲叶糕。茅卷一般一般多是锥形或长方形,包的食材从糯米演变成磨碎的米粉。

槲叶糕与“茅卷”

国内国外,甜的咸的、带肉的不带肉的,各种食材随意组合,制作出丰富多样的粽子,真要选出一个全票通过、最好吃的粽子几乎不太可能。真要说最好吃的粽子,大抵还是最饿的时候随便一吃的那个。

参考资料:

蔡澜:《谈粽子》

闻一多:《端午考——龙的节日》

阮志坚,郑晓云:《越南的传统文化与民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sydt/12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