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一直都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有赵钱孙李这样的人口大姓,也有如梅兰竹菊这样的孤僻的姓氏,更有一些千奇百怪的复姓。在复姓中,有机关算尽的诸葛亮,有文采斐然的欧阳父子三人,还有一个姓氏,以前是名人的象征,却在明朝以后由褒转贬,变为了一个人人所不齿的姓氏,它就是西门。
虽然现在百人中都未必能找到一个姓“西门”的人,但其实这个姓氏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出现了以“西门”为姓的人。
关于它的由来,自古以来说法不一。从姓氏的发源史来看,早期的很多姓氏都是源自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是地名、或是天气,而后才慢慢演化为了现在的姓氏。并且自北宋的《百家姓》以后,中国的姓氏开始有了一个可以考究的书籍,在这之前,人们想要了解自己的姓氏只能根据族谱和一些史书的记载。
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西门这个姓氏的第一个来历就是:“郑大夫居西门”,在这个来历中,是郑大夫因为居住在西门附近,所以才创立的西门姓氏。后来又有很多人根据西门这个姓氏简化成不同的姓。而西门的其他来历大抵也是如此,不过是时间、地点、人物换了罢了,大多都是因为在西门边上所以才姓西门。
在中国历史上,西门除了来历源远以外,还有两个十分出名的人物,他们的一褒一贬恰恰造就了西门这个姓氏复杂的历史,甚至后一位人物让西门从一个令人尊敬的姓氏变为了一个人人厌恶的姓氏。
第一个便是课文中都学过的“好官”西门豹。作为战国时期有名的为民做主的官员,西门豹在当时的邺城做官时期创造了一系列瞩目的政绩,百姓们交口称赞。
当时的邺城十分相信占卜等方法,百姓为此付出了大量的钱财,一些有女儿的人家还要把自己的女儿交出去作为贡品。其实早在商朝的时候就讲究用巫师占卜来定吉凶,决定是否婚嫁、作战。
当时的商朝可以说是弥漫在巫蛊占卜的统治之下。而到了周朝乃至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民智渐开,虽然知道巫蛊并非绝对正确,可依旧存在着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就想用巫蛊和祭祀来祈求和平的心理。
而邺城就是一个十分崇信巫蛊的地方,当地的巫婆利用人们对占卜的迷信的心理,不停的搜刮钱财,面对大水不是想办法整治大水修建渠道,反而是趁机会以“给河伯娶亲”的荒诞理由收集美丽的女子和百姓的钱财。
刚来到邺城的西门豹刚好就遇上了一场这样送葬的闹剧,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当场击穿巫婆和富商们的谎言后,又亲自带领大家修建渠道成功平息了汹涌的河水。
西门豹在邺城的时候,邺城的百姓都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候的西门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姓氏,在魏国要是有谁姓西门都是十分值得荣耀和尊敬,因为那意味着你和著名的好官西门豹有关联,不是一个好官也应该是一个身世清白堂堂正正的人物。
而到了第二个“出名”的人物这里,人们对西门这个姓氏的风评骤然转变,从为百姓着想的父母官变为了一个好逸恶劳的富家公子,他就是《水浒传》和《金瓶梅》里面的西门庆。
其实历史给西门庆这个虚构的人物太多的不公正,从《水浒传》来说,西门庆本身虽然是贪财、小气的角色,是作者施耐庵所不认同的一个人物形象,却也代表着当时中国的小商人的现状,从刻画民情和社会历史这个角度出发,西门庆有着自己必须存在的理由。他是衬托武松等梁山好汉的最佳反派角色。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变成了一个荒淫无道为了美色就可以随意和官府勾结谋杀他人的角色,这个时候的西门庆本身角色的恶意明显要大于善意,再加上《金瓶梅》这本书在明朝的时候一度被作为“禁书”,其内容因为过于大胆暴露被朝廷禁止,因此西门庆自然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恶人,西门这个姓氏也就充满着贬义。
巧的是,西门庆的“知名度”要远远大于为民做主的西门豹,而西门这个姓氏又和西门庆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很多原本姓西门的人都偷偷的改姓,西门这个百家姓中十分出彩的姓氏也渐渐的淡出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