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农耕上意义重大。那么,这里的“芒”和“种”指的都是什么?
“芒”指的是稻、黍、稷等有芒的农作物;“种”指的是种子和播种。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这句农谚里就蕴含着“芒种”名字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芒种是谷类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期,也是谷类作物生长的最后期限。如果在芒种里不进行种植,等过了芒种再种,则会影响谷物的收成。
那么,芒种这日除了要种植谷类作物以外,还有哪些习俗呢?
送花神
春天迎花神,芒种时节已是夏天,百花逐渐凋落。在过去的民间,人们为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希望来年再与花神相遇,就会在芒种这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
尤其是在大户人家,对送花神的仪式尤为注重。《红楼梦》里就曾描绘过女孩子们将花瓣柳枝编成马,在树和花瓣上系彩线送花神的场景。
打泥巴仗
这是流传在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习俗,每年的芒种前后,年轻的男男女女就要举行打泥巴仗活动。
这一天来临时,新婚夫妇在关系好的朋友的带领下,进行集体插秧。他们一边插秧一边用泥巴打闹。
等打泥巴仗活动结束后,他们还会相互检查谁身上的泥巴最多。身上泥巴最多的人,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晒虾皮
芒种时节的毛虾十分肥美,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将开始晒毛虾。在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叫做“芒种皮”。
虾皮有生晒虾皮与熟晒虾皮两种。生晒虾皮的新鲜程度比较高,不容易返潮和霉变。熟晒虾皮是加盐进行煮沸后晾晒的,口感没有生晒虾皮好。
安苗
安苗是一种存在皖南一带的农事活动,当芒种时节来临时,人们种完了水稻,为祈求今年五谷丰登,就会举行安苗祭祀的活动。
这时,每家每户都会用新麦面蒸发包,并捏成蔬菜、水果、五谷六畜等形状。然后再用蔬菜汁将其染上好看的颜色,作为祭祀的贡品。
我国是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关于芒种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