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山东人吃饭如果上三个菜,小心他给你掀了

按照老习俗,过年的时候人们特别讲究规矩,比如在全国很多地方,人们吃饭时绝对不会上三个菜。如果谁敢这么不讲究,要小心你请的人会给你当场掀桌子。

那么,为什么吃饭不能上三个菜呢?这种老习俗的来历是什么?按照山东人的说法,这种习俗的来历主要有以下二点:

其一:好事成双,偶数吉祥。在山东的民间老话里,有这样一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因此人们期盼喜上加喜,好事成双。所以,偶数就象征了吉祥。

其实在漫长岁月里,人们对数字并没有厚此薄彼,奇数也好,偶数好罢,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甚至按易理说法“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的意义更加重大。

视偶数为吉祥的传统,至少唐宋时就存在了。人们解释“偶”数以“奇”数加“奇”说明,认为奇数没有匹配,引申出凶象的含义。比如唐朝大诗人王维有诗“李广难封缘数奇”,奇数是不祥的,相对的偶数自然被认为是吉祥的。

其二:只有用于祭祀时,山东人才会上三个菜。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特别注重祭祀之礼。根据传统文化,山东人祭祀祖先时要点上三炷香,分别象征着天、地、人。

为什么是三炷呢?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可以代表无穷数,是古代所有数字中,传递无限含义最多的。

而与天、地、人相对应的自然是奇数贡品,比如三个菜、五个菜。山东的民间通常认为,三、五的单数菜是“死人饭”,是给死去亲人们吃的。对于活着的人,这种菜是碰不得的。吃单数菜无疑是对客人的不尊重,甚至被认为有诅咒对方早死的暗黑心理。

最后要说明的是,视偶数为吉祥的传统,反映了古人对于美学的一种基本认知,也就是所谓的“对称美”,成双成对被认为是美好的、吉祥的。相对应的奇数就被认为是寂寞的、孤独的,也就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不过,现代人因为对传统文化认知度下降,早已百无禁忌,比如在饭桌上发明了“N+1”式的点菜法,两个人吃饭,“N+1”后就是点三个菜。这要让蒲松龄老人家看到,一定会写一出神出鬼没的故事来。

同理,这个“N+1”点菜法对山东人也最好别用,因为赶上脾气不好的,他一定会给你掀了桌子。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gpsy/12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