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辈人讲传统东北过春节的吃和穿

北京的最好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5.html

听老辈人讲传统东北春节的吃和穿,会感受到时代发展,亲情依然暖,增添了许多幸福感。

春节串亲戚,遇到年岁大且身体安康的老辈人,不免肃然起敬,总要多请教些。

酒足饭饱,老人家高兴,拉着手方方面面回忆过去的事情。

午后的阳光透过大玻璃窗,照在暖暖的节能炕上,老人家望着窗外的远山,开始汲取岁月深处的记忆。

从数百年前老辈人闯关东说起,到民国,到土改,又曲曲折折延伸到现在。

书上没有记载也不可能记载的往事,大多已经随风飘逝,剩下的一点朦胧的影子,经过眼前的有些年岁人的讲述,大有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气息感。

这种聊天的感觉,比读历史书爽多了。别的暂且不说,本文单说从前过年的穿戴和吃的。

总体而言,东北的春节,特别是传统的东北汉族人的春节,和从前在关内并无多大差别。那些闯关东的人,漂泊到东北这片土地上,依然沿袭着从前关内的生活方式,但也有因地制宜的变化之处。

过去春节穿什么?穿套新衣服不容易啊。

第一,过春节要穿新衣服。现在我们想买一套新衣服并不难,当物质贫乏的时代,也就过年可以置办一身新衣服。不管是穷和富,都要如此。

过去的人们信神,认为作为一年的开始,春节时候新的神仙下界,要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各个方面的事情都有讲究,穿戴也的讲究,衣服好坏直接体现了个人对神灵的尊重程度。希望因此开始新一年好的预兆。

第二,春节期间大家族要聚会,要集体对神灵或者祖先进行祭拜,一般是要求家主人率子弟整衣冠,也就是要换新衣服,真是所谓的“穿新衣,戴新帽”;这其中也有相互攀比的成分。

普通人家过年衣服肯定是要换新的,最晚是到除夕前,新衣服一定要做好,正月初一呢,一定要出门“夸新”。中国人喜欢红色,新年里最普遍的颜色,“红”预示着红红火火、兴旺发达,春节期间的服饰呢,红色是很多东北汉族人的首选,从前有红色的头巾、红色的头绳、红色的衬衣。

春节期间,老人也会穿上象征福禄寿的衣服,代表着家人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为东北自古有“家有一老,如获一宝”的说法,这也是盼望老人给家人带来好的运气、旺的福气;

过年,对于几十的年前的孩子们来说,穿新衣服、吃好东西是他们的唯一奢求。即使困难时期,大人们未能添置新衣,孩子们也要保证,平时脏兮兮的,在春节也会干净起来。

过去的春节吃什么?一年到头苞米粥,吃顿饺子不容易啊。

过去,春节期间的饮食是普通民众一年中最丰盛的。

过年那天的饭,也是质量最高的。

这有希望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的寓意。春节之前好多天,人们就开始准备,从饮食到祭祀的贡品,事无巨细,年年就好像有程序。

如杀鸡,宰鹅,宰猪牛羊,蒸炸年糕等,另外,糖果也是必备的年货,如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这些年货“适中而可”,因为东北地区从前穷。过年虽然有所改善,也是风俗尚俭,基本没有奢侈过度行为。

每年的年夜饭,即使从前困难的时候,也要相对丰盛,这是春节期间吃的第一顿比较正式的饭菜,象征来年的丰衣足食。东北地区除夕之夜的饮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东北人过年喜欢食肉,平时很难吃到的肉类,被做出花样来:有四喜丸子、红烧肉、米粉肉、炖羊肉、元宝肉、红焖肘、鱼冻儿、猪肉冻儿等,另外还有一些具有东北特色的菜类,如豆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等。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团团而坐,长辈坐于最上首的位置,彼此之间表达着相互的祝愿,幼辈向长辈敬酒,平辈之间也互相祝福。

放完鞭炮,初一子时吃饺子。过去农村,白面金贵,一年也就供应几斤,包饺子是奢侈的。再说从前的饺子馅,只有白菜或者萝卜稍微加点肉。这次包饺子和以往不同,肉会多一点饺子也香。

一般包一个硬币或者其他东西作为标志在饺子中,如果家中谁吃到这样一个特殊的饺子,代表着这一年就要行大运,诸事顺利。

这样高档的饮食,一般到初五就会结束,初五俗称“破五”,过年剩下的饭菜,家家都不浪费。

如今经常有人抱怨过年没意思,其实如果能够打破宅在家里的状态,多走亲戚,是会找回年味儿的。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应该加强,那些美好的记忆,和交往互动有关,和物质的关系相对小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bksy/12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