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书架赠书系统性解剖与构建DSGE

系统性解剖与构建DSGE框架

78.00元

刘斌蒋贤锋著

本书的出发点是对DSGE框架进行解剖并将其分解成最基本的构件,在详细探讨每个构件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将这些构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集合成新的分析框架,最终为解决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书特别可供从事经济分析和预测的人员参考。

前言

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运用一般均衡框架分析各种经济问题是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我们所称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就是该框架下的典型代表。但需要明确的是,DSGE模型绝不是指一成不变的一个模型或者一类模型,而是一种针对不同具体问题的分析框架或者思路。尽管所有经济模型的最后数学展现方式都是一些方程式,但每个或每类模型依赖的经济理论基础、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相互作用和联系机制、市场是否出清、构建框架或思路构建等方面未必相同。DSGE模型框架因其显性、理论一致性、微观和宏观的完美结合、长短期分析的有机整合等独特优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二十年来以此为工具的研究涉及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评估与协调、国际贸易、汇率改革、收入分配、金融危机的起源与传播及金融稳定等众多领域,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内容也更加细致和深入。

在广泛使用DSGE模型为宏观政策决策提供参考的同时,这一模型也对从事宏观决策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框架和思路,如何理解和使用包括DSGE模型在内的各种模型以帮助决策将非常关键。但无论如何,大规模使用包括DSGE在内的各种模型,提高决策的模型化和科学化水平似乎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运用DSGE框架分析经济问题,本书的出发点是对DSGE框架进行解剖并将其分解成最基本的构件(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模型),在详细探讨每个构件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将这些构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集合成新的分析框架,最终为解决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是本书与其他关于DSGE的著作截然不同之处。

本书第一章首先从一个纯禀赋经济模型(书中称为最简单的DSGE模型)出发,分析居民的消费与储蓄选择问题。虽然这个模型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一般均衡模型,但其仍然可以用来分析很多问题。这一章利用和拓展该模型讨论了消费平滑与永久性收入的关系、收入增长趋势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消费习惯(包括内在与外在消费习惯)与偏好冲击的引入对消费的影响、居民对多种产品的需求选择、居民的资产选择以及以消费为基础的资产定价核确定等问题,这些讨论为后面章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仅有需求方而没有供给方并不能确定市场的均衡以及均衡价格,为此在第一章的基础上,第二章引入生产部门,从而构建包含居民和厂商两类经济主体在内的DSGE模型。在此框架下这一章详细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分散经济均衡与中央计划经济均衡两种均衡的关系以及福利定理;引入投资调整成本以及资本利用率后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多种产品生产的引入及其影响;垄断竞争(包括产品生产垄断和劳动力供给垄断)对经济的影响;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生产技术不同对均衡增长路径和波动产生的影响;投资不可回撤这种偶然性约束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等。

经济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并不局限于居民和厂商这些私人部门,政府作为公共部门也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并构建包含居民、厂商和政府三类经济主体在内的DSGE模型。这一章针对扭曲性和非扭曲性税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对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两种公共支出形式产生的不同效应进行了模拟,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就李嘉图和非李嘉图两种体制下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政府发债的期限问题及其对债券价格、金融市场收益率和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经济的变化总体上反映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反映实物的变化,二是反映价值的变化,这两方面分别通过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来刻画。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确定经济的均衡状态包括对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这两类变量均衡状态的确定。实际变量的均衡状态通常与相对价格有关,而名义变量的均衡状态除了与相对价格有关外,还与绝对价格水平有关。前三章的所有模型均是关于实体经济的模型,模型中的所有变量均是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实际变量,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再引进金融部门这个新的经济主体,从而使DSGE模型能够同时反映实体经济变化和名义价值变化。另外,通过引入金融部门,可以充分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分析金融摩擦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这一点在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DSGE研究中尤为重要。这一章首先探讨了货币引入的三种方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探讨了金融部门的引入方式,主要针对流动资金的融资、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行为与流动性效应、长期融资中状态识别和执行成本两种构建方式以及同时考虑长短期融资、利率的期限结构和资产定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接着进一步对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近年来的非传统货币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非传统货币政策涉及财政政策方面的内容,为此本章最后在广义政府框架下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进行了讨论。

前四章虽然引入了诸如消费习惯、投资调整成本、资本利用率、垄断竞争、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行为、融资中存在状态识别或执行成本等摩擦,但始终没有放弃新古典经济学中价格(包括名义工资)是完全弹性这个关键假设,从而构建的DSGE框架体现出新古典经济学的特征,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只有非预期的名义冲击(如货币冲击)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且影响的持续性非常短,这与实际情况不太吻合。为进一步拓展,第五章着重讨论各种名义粘性的引入,从而这一章的DSGE框架体现出新凯恩斯经济学的特征。这一章首先讨论了产品价格或工资的定价方式,包括Taylor和Fuhrer-Moore、Rotemberg、Calvo和Fischer等四种定价方式以及定价中采用的指数化盯住策略,然后在包含居民、厂商、政府和金融部门四类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中,针对具体问题分别引入价格粘性、工资粘性、利率粘性(包括存贷款利率粘性)和信息粘性,并对这四种粘性产生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然后将以上分析框架应用于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问题,详细分析商业银行如何将短期债务转换成长期资产的期限转换机制以及该机制对信贷利差、杠杆率、投资和产出的影响。最后本章就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两部门价格粘性对总体经济价格粘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从而对稳定物价水平的政策设计提出建议。

在前五章基础上,第六章在新凯恩斯DSGE框架下针对经济波动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存货的决策选择以及存货的变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非市场经济行为的家庭生产活动对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传统的失业率引入方式与以搜寻匹配为基础的失业率引入方式的比较,自然失业率、自然利率和潜在产出的确定;具有非基本面特征的消息冲击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特性;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各部门经济波动与总体经济波动的关系;房地产部门的产业链结构特征、该部门的波动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和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以及货币政策的选择;内生经济增长的引入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基于递归效用函数的资产定价核特性、实际刚性和名义粘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风险溢价的变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是否要盯住资产价格;石油价格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等。每个问题都是理论和实证研究长期   一、单个消费者的行为刻画

  二、从微观行为方程到宏观行为方程

  三、模型的稳态与某些参数的确定

  四、预期的刻画及模型的求解

  五、消费平滑与永久性收入

 第二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趋势项

 第三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消费习惯和偏好冲击   

 第四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多种产品的需求选择   

 第五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资产的需求选择和资产价格   

第二章 包含居民和厂商两类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

 第一节 资本固定情况下的基本模型

  一、居民的行为

  二、厂商的行为

  三、均衡的定义及模型求解

  四、两种均衡之间的关系及福利定理

 第二节 资本变化情况下的基本模型

 第三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投资的调整成本

 第四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资本利用率

 第五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多种产品的生产

 第六节 在基本模型中考虑垄断竞争

  一、产品生产垄断

  二、劳动力供给垄断

 第七节 在基本模型中同时考虑两种技术进步

 第八节 投资的不可回撤性

第三章 包含居民、厂商和政府三类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

 第一节 基本模型

  一、政府及其跨期预算约束

  二、居民的行为

  三、厂商的行为

  四、均衡条件及模拟结果

 第二节 扭曲性税收及其影响

 第三节 政府消费的影响

 第四节 政府投资的影响

 第五节 财政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对债务可持续的影响

 第六节 在基本模型中引入不同期限的债券

第四章 包含居民、厂商、政府和金融部门四类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

 第一节 货币的引入方式

  一、将基本模型转换为包括名义变量和价格水平的模型

  二、货币引入的几种方式

  三、模拟结果比较

 第二节 金融部门的引入

  一、流动资金的融资

  二、有限参与与流动性效应 

  三、状态识别成本与FAM模型 

  四、执行成本与长期资本的融资 

  五、将长短期融资结合在一起   

  六、利率的期限结构   

  七、资产价格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利率途径 

  二、资产组合调整途径或财富途径

  三、信贷途径 

 第四节 常规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一、商业银行的行为决策 

  二、厂商、居民和政府的行为决策 

  三、中央银行及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操作方式 

  四、均衡条件及模拟结果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 

  一、广义政府的跨期预算约束   

  二、政策的占优性   

  三、政策的主动性   

第五章 粘性的引入

 第一节 粘性的引入方式

  一、Taylor和Fuhrer-Moore定价方式 

  二、Rotemberg定价方式   

  三、Calvo定价方式   

  四、Fischer定价方式   

  五、指数化盯住   

 第二节 在模型中引入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 

  一、基本框架

  二、在DSGE模型中仅引入价格粘性 

  三、在DSGE模型中仅引入工资粘性    

  四、在DSGE模型中同时引入价格和工资粘性   

 第三节 在模型中引入信息粘性      

 第四节 在模型中引入利率粘性    

 第五节 包含粘性的一个综合运用模型——银行如何进行期限转换 

  一、资本调整的非经常性与贷款期限的确定 

  二、资本品的生产 

  三、银行与期限转换 

  四、模型总结与校准 

  五、模拟分析   

 第六节 耐用消费品的引入与价格粘性

第六章 利用DSGE模型研究经济波动中相关问题

 第一节 存货变化与经济波动 

  一、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弹性价格情况   

  三、粘性价格情况    

  四、包含和不包含存货模型的模拟分析   

 第二节 家庭生产与经济波动    

 第三节 失业率的引入    

  一、厂商关于劳动力强度边际和广度边际的选择   

  二、劳动的不可分割性、劳动力供给弹性与经济波动   

  三、关于失业率的典型观点   

  四、在新凯恩斯框架下引入失业率    

  五、在新凯恩斯框架下引入搜寻匹配理论及均衡失业率    

  六、新凯恩斯框架下的潜在产出、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利率    

 第四节 消息冲击与经济波动    

 第五节 部门经济波动与总体经济波动   

  一、居民的偏好与决策    

  二、部门经济的刻画    

  三、均衡条件    

  四、部门经济波动与总体经济波动   

 第六节 房地产部门变化与经济波动    

  一、房地产部门的引入方式    

  二、分析框架    

  三、模型稳态与校准      

  四、房地产部门波动的溢出效应与政策选择   

 第七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系   

  二、引入人力资本的多部门模型    

  三、均衡增长路径的确定   

  四、模拟分析    

 第八节 资产价格变化与经济波动   

  一、定价核与偏好的选择    

  二、新凯恩斯模型中的资产定价    

  三、经济波动与风险溢价的模拟分析    

 第九节 石油价格变化与经济波动    

  一、石油价格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二、引入石油存储技术的一个封闭经济模型    

  三、石油价格变化与经济波动的模拟分析   

参考文献   

赠书活动小启

为回馈大家一直以来对成方君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wzsy/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