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精选
本篇文章是TDC精选出来的本年度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
你从事着与金融相关的的职业,而你到底对金融有怎么样的感官,你为什么喜爱它,你真的了解这个行业的意义吗?TDC创始人周燕平女士用她多年的从业经验为你分析,你是否适合金融业。
本文作者:周燕平
拓达国际教育创始人,美国注册会计师,曾就职于德勤会计事务所达拉斯分所,从事审计和财务咨询工作,曾在Bethlehem,SanFrancisco,Austin,Houston及Dallas等地工作学习过。年回国后专注商科硕士申请和职业规划,十余年来成功帮助数千学生进入全球顶级名校和知名企业。
昨天是很有意思的一天,我在一天中见了三个人,他们互不认识,但他们的故事却都因为Finance有着某种联系。
早晨,我很早就起来了,开了一个客户会议。这个客户很早就出国了,在一个基督教学校读高中,后来又在美国读大学,他参加的很多活动都与宗教有关。有意思的是,这个客户本科的专业是金融,他的父母也是颇为成功的商人,所以他曾经一度觉得人生的目标就是努力赚钱。
但是经历了在美国的生活和身边朋友的宗教影响之后,这个客户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价值观。
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为自己赚更多钱,而是希望能够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所以他参加很多志愿活动,也在NGO实习,并且打算研究生从金融专业(Finance)转到公共政策(MPP)。
当然,他的父母还是希望他继续读金融,但是他觉得已经没办法和身边整天讨论如何投资、怎样变“成功”的同学一起学习了。这样强烈的决心让我实在很诧异,也惊讶于他是如何在短短五年之间有这样大的价值观变化。
后来,中午的时候,我和拓达的一位前咨询师吃饭。他即将去新加坡读MBA,我为他送行。有意思的是,这位同事以前在美国一所顶级人文院校读社会学专业,但他毕业后一心想去做金融,无奈因为专业背景的缘故无法实现。吃饭的时候,我们回顾了他六年前自毕业到今天的变化,他说,自己已经不想再去做和金融相关的工作了。
我问,“为什么呢?”
他说,“现在觉得,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纯粹为了赚钱的工作没有意义。”
这位同事一直对身体训练很感兴趣,所以想去做SportsManagement(运动管理)方面的工作,也为此打算再读一个MBA。我很为他感到开心,毕竟能够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成长。
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看,说的都是对金融的从“爱”到“恨”,第一个人是因为身边朋友的宗教影响,第二个也是因为接触的人和事让他改变了看法。
但是这个故事还没有完。
晚上下班以后,我和一个老朋友吃饭。这个朋友在美国长大,沃顿商学院毕业,毕业后被世界顶级的私募公司SilverLake聘用,在香港工作了几年。后来他又去了张磊创办的高瓴资本集团,调到了北京。总之,这可以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金融男了吧。我们已经好几年没见了,刚见面的时候,我简直惊住了。几年之间,他的变化太大了。
他才二十多岁,但是显得非常成熟,和之前给我的印象完全不一样。我想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这个行业一天要做的事比别的行业好几天的事都多。他自己也说,金融投资这行非常非常辛苦,他接触的公司就有诸如阿里巴巴、Uber和Airbnb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到一两点就是家常便饭。最近他定的自我目标就是能够在十二点半前回家,一点之前睡觉,这样至少能保证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
我突然觉得,一个人能够从二十三岁到将近三十岁,年年过着这样的生活,真是让人佩服。这样的生活肯定是之前所说的两个人无法忍受的。虽然他们并没有真的尝试,但是可想而知,在外人看来,人们肯定会问,“为什么要为一份工作牺牲这么多呢?难道只是为了钱吗?不值!”
带着这个问题,我就和这个老朋友聊开了。
他的回答是,“当然不是钱了,这一行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和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接触的机会。”
在这一行,你能从身边的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譬如,他发现接触过的成功企业家身上都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勇于挑战和面对各种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相信,他能够说出这一点,一定是基于对很多人的了解和总结。
后来,我们还讨论到了子女的教育。虽然他还没有孩子,但是见识和反思已经让他常常去想未来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在与很多人的接触后,他觉得一个人之所以有特定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孩童时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他总结出对孩子教育中两个最重要的品质:一是好奇心,二是毅力。这两个品质具备了,不管学习是不是好,未来都能在某一领域内脱颖而出。
我从和这位老朋友的谈话中学到了很多,也被他那种谈及自己工作时的热情感染了。从他的谈话中,我发现他眼里的金融工作不仅仅是帮助公司投资和扩张,其实也包括很多人性的东西。正是那种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是他觉得这工作中最迷人的部分。
一天结束了,我听了不同的人对金融行业不同的看法,很难说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仅凭借现象去做判断、下结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我们很容易去下结论,但这时也往往最容易忽略一些东西。有人看到金融工作的辛苦加班,也有人看到金融工作的工资诱人,有人觉得不值,也有人觉得心甘情愿。但同时,还有人看到的是这工作里别的东西,譬如与人的接触和对人的理解。
这些都需要我们和不同的人去聊天,去问一些可以引发共同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找到不同的视角,对一件事有很多的了解,也才能做更好的决定,与大家共勉。
热门链接
托福雅思礼包
GMATGRE礼包
商科硕士项目精析
简历
CoverLetter
CareerFair
Excel
Adobe
ProfessionalNetworking
免费直推
英文邮件沟通课程
会计税务
审计
财务分析
管理咨询
MPP
商业分析
4个月拿H1B
Quant
美国教材
H1B
面试
H1B公司
CPAFirm
科比
BA礼包
管培生
套磁内推
面试提问
担保结果的求职服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