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的日本七夕节,从中国传过去的七夕

七夕,源于中国,影响东亚。对于这个浪漫而又有文化魅力的节日,传承着太多的文化。对于中国来说,每一个节日,其背后都是丰富的文化底蕴酝酿而成。而每年的七月七,也是七夕节,就是在历史发展中演变而来。当七夕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时候,它也传到中国周边国家,成了周边国家的一个节日,其中就有日本。

1:日本人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七夕的?这个得追溯到日本的奈良时代,时间为公元年到年,中国处于唐朝,而且开元盛世就在这段时间内。因此,七夕是在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唐朝也是日本来学习文化最多的朝代。当七夕传到日本后,开始了不一样的旅途,变成独特的日本七夕节。

当七夕传到日本后,七夕节成了日本宫廷的祭祀活动,民间还没有普及。到了江户时代(年-年)开始,才开始传遍日本民间,这是日本战国动乱结束后才实现的。传到日本后,相隔那么久才普及民间,那时的日本上层控制着七夕节。七夕节的普及,对日本民间来说,即丰富了节日,又增加了文化色彩。

“变异”的日本七夕节为什么说日本的七夕节产生“变异”?这和日本近代史有关。当时的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发起了改革,就是之后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开始全盘学习西方的科技、制度等。其中就有一条,废除农历,年,日本废除了农历,全面使用公历,他不像中国这边,公历和农历的结合用。这导致日本过七夕,就会出现在公历七月七号,农历是六月五号。

对我们来说,农历六月过七夕感觉怪怪的,这或许是和我们过惯了农历的七夕有关。当然,日本有的地方过七夕,也推迟一个月过,也就是八月七号,他们把这天作为七夕节,这就对得上中国这边的农历七夕。除了这个日期外,还有其他的,如:日本的七夕跟爱情无关。

想象一下,七夕情人节肯定是和爱情有关的,但日本的没有,这又是怎么回事?当时日本的女人为了获得一双灵巧的手,就向织女祈求,因此日本人在七夕只认织女,牛郎存在感很低,甚至没有似的。在日本七夕的传说中,故事的主角多大十几种假设,像什么渔夫、樵夫、猎人、商人等等,就是没有牛郎的出现。这点应该是七夕传过去的时候,在日本发生了变化。

唐朝时期的日本天文学可是一窍不通,他们也分辨不出牛郎织女星的存在,干脆放弃这些,只记载织女的存在。加上没有爱情,他们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感兴趣。他们只需要向织女求得一双灵巧的手就可以。根据陈寿《三国志·魏书·倭人传》的记载,早期的日本并没有喜鹊,也就没有了鹊桥,那么主角又如何走鹊桥相见?后来日本人创造了了红叶桥,解决了两人相见的问题。但日本人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早就放弃了,她们只独爱织女,爱她的那一双手。

如今的日本七夕节从奈良时代传入的七夕,经过多年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改变。到了如今,日本的七夕节成了小孩的节日。节日那天,一些日本家庭,买来一些彩纸和丝线,把彩纸剪成各种形状,让孩子们写下自己心愿。在用线串起来,绑在竹林上,或投入大海中,再祈祷一番,让梦想得到实现。从中也看出日本的七夕节和爱情没有关系。除此之外日本各地,还有各种各样的喜庆活动。

不管怎么说,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也不会照搬中国的文化,都是传入-吸收-改变,变成自己独特的节日。虽然日本对七夕节进行了改造,但并没有影响它的繁荣和热闹。日本的七夕节活动同样丰富多彩。经过日本人对七夕节的改造和演变,让日本的七夕节变得有点“异变”。

除了日本传入七夕外,韩国也从中国这边引入七夕节。中国七夕节是什么传入韩国的?根据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的记载,七夕源于中国,后传到韩国,恭愍王王颛时代(年-年),七夕节出现在朝鲜半岛上。同样,韩国的七夕,跟爱情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基本都是祈求织女,获得一双灵巧的手,这样织布就更快更好。

韩国的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风俗是:祈求织女星,然后就是隆重的祭祀了,祭祀的对象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为亲朋好友祈求平安,又或者是祈求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等。祭祀也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对饮食方面,韩国在七夕节中,喜欢吃麦煎饼等,颇有讲究。

同样,越南也是有七夕节的,越南的七夕节还有另外一个别称:牛公牛婆日。受牛郎织女的故事影响,他们称牛郎为牛公,织女就成了牛婆。不过,在越南这边,过七夕节的基本都是华人。这一天,许多华人会到寺庙许愿,祈求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和爱情。还有七夕的拜祭,祭祀的贡品和中国南方的基本一致,可见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之深。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不管是日本还是韩国,又或者是越南,他们吸收中国的文化后,慢慢的演变成自己独特的节日。从历史的调度来看,中国悠久的历史对日本、韩国和越南的发展,贡献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早期的历史。作为中华文化圈的宗主国,中国是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存在的,如今继续着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wzsy/1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