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宋朝人的端午节,男女禁欲一个月,

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5487.html

毕大费/文

记得,四年前的端午节,我写了一篇祭屈原的长文。这个端午节,因为有感于一篇宋人笔记,今天正好闲在家中,于是,写成这篇类似于《端午节考》的长文,约字,读完约需15分钟。

宋代人,爱记笔记。正经的,有沈括的《梦溪笔谈》、洪迈的《容斋随笔》、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记录了很多当时和过去的典制礼仪、纵横韬略、学术渊源等。不太正经的,有苏东坡的《东坡志林》,既有正经内容,也有野史八卦,还有搞笑段子,摘抄一则如下:

东坡食肉诵经,或云:“不可诵。”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碗水如何漱得!”坡云:“惭愧,阇黎会得!”

翻译过来的意思:苏东坡,一边吃肉,一边念经。有人说:不行啊,吃肉的时候,不能念经,装叉遭雷劈啊!苏东坡吓了一跳,赶紧找水漱口。此人又说:一碗水如何能将那个业障漱干净?苏东坡红着脸说:啊呀,惭愧,看来,只有那些得道高僧,吃肉之后,才能将业障漱干净。

这个故事,看上去好像是吃货苏东坡,拿自己开涮,哪有这么简单?他是拿宋朝那些吃荤不吃素的和尚开涮。那么,宋朝和尚,真的这么豪放吗?另一本宋人笔记,张舜民的《画墁录》,有如下记载:

“旧日,(大相国寺)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一顿五斤。”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有个叫惠明的和尚,擅长做饭,烤五花肉特别好吃,一顿能吃5斤。宋朝一斤近六百克,五斤相当于现在的六斤,堪称大胃王。

抛开宋代著名的不肯吃素的花和尚鲁智深不说,仅看这两个相互验证的段子,有没有发现宋人笔记的史料价值?它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市井风俗与人情百态,只要肯研究,信息量很大。

关于宋朝人如何过端午节,我的研究史料,主要也来自宋人笔记,作者名叫朱辅,笔记名称为《溪蛮丛笑》。其中一则,叫做“大十五”,全文如下:

蛮乡最重重午,不论生熟界,出观竞渡,三日而归,既望复出,谓之大十五。船分五色,皂船之神尤恶,去来必有风雨。一月前,众船下水,饮食男女不敢共处。吊屈原,正楚俗也。

翻译成白话文之前,对这段文字中的标黑知识点,略做解读:

1、端午节,也称重午,或者是重五、端五、端节、艾节、夏节。据清人笔记《燕京岁时记》考证,初五也是五月单五,“端”可能是“单”字转音,也就是说,端午最初可能叫做“单午”,或者“单五”。

2、古今学者们,为了“端午”这个名称,可谓操碎了心,反复考证“端”的由来、“午”的出处,想想确实这个道理,明明是五月初五,为什么要叫端午?它干嘛不叫“五五节”?自年5月5日起,上海市政府已将每年的阳历此日,定义为“五五购物节”。

3、既望,就是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人讲究,每个农历月的日子,都有专门的名称,比如,初一叫朔日,就是没有月亮的日子;初二叫既朔,既是已经之意;初三叫朏日,望文生义,就是一轮新月芽绽放光芒;初八九叫上弦,半个月亮爬上来,东暗西明;十四叫即望,即是接近的意思;十五叫望日,月亮最圆最亮;二十二三日是下弦,半个月亮又爬上来,西暗东明;每月最后一天称晦日,晦是幽暗,没月亮,伸手不见五指,古人心慌,于是认为,这天不吉利,有晦气。每个月的月相变化,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

4、皂船,是指黑色的船。古人将黑色称皂色,古人的鞋子大多黑色,所以叫做皂靴。古代差役的工作服是黑色的,所以称作皂隶、皂役、皂快、皂班;皂隶的部门经理称作皂头。古代还有句俗语,叫做不分青红皂白,说的正是古代四种颜色。

5、皂船之神,指的是黑龙舟,在古代史中,黑龙是一个邪恶的形象。西汉淮南王刘安作品《淮南子》,收录了一个关于黑龙的黑历史。“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段文字,可以看成是中国版的创世纪,在本故事中,由于黑龙作恶多端,被女娲给宰了。

6、饮食男女不敢共处,就是指男女分居,吃饭睡觉都不能在一起,进入禁欲期。《礼记·礼运》里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吃饭和男女性爱,是人类的最大欲望,和孔子的"食色性也”差不多一个意思。这些男女为什么要禁欲?后面会讲。

7、楚俗,自然是楚地风俗,那么,楚地指哪里?实际上,这个区域,曾经数度变迁。公元前十世纪,周成王封熊绎为子爵,封国仅五十里地。据《清华简·楚居》记载,楚国建国之初,熊爵爷搞了个宗祠,想要祭祀,没有贡品,只好到隔壁的鄀国,偷了头小牛,又怕该国牛主人找过来,连夜杀了祭祀。熊爵爷穷得没法,就将族人带到荆地发展,就是现在的湖北,此后,队伍不断壮大,很快扩张至湖南,现在说的古楚国,通常是指湖北、湖南。到了公元前年,著名的楚庄王熊旅即位,进一步攻城略地。

据《战国策·楚策》载:“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汉书·地理志》载:“楚地,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郡,尽楚分也。”结合现在的地图看,包括湖北、湖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贵州、重庆、广东部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楚庄王时代是楚国高光时刻,楚庄王甚至“问鼎中原”,差点革了周天子的命。

翻译之前,再说说《溪蛮丛笑》作者朱辅的相关背景。

查了很多资料,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极其简略,生卒年不详,南宋安庆怀宁(今安徽潜山)人,字季公,朱翌子,曾在辰州(今湖南沅陵)任通判,时得见闻,著《溪蛮丛笑》,保存了当时湘西各族社会的历史重要资料。

通判这个官职,始于宋朝,排在知府、同知之下,辅助知府分管粮盐都捕,正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兼民政局长吧,介于正处级与副局级之间,官不算大。另外,通判多半设在边陲的地方,用以弥补知府管辖不足。

在上一节,留下两处知识未做解读。等到搞清作者的工作与创作背景,就方便理解了。《溪蛮丛笑》的“溪蛮”,是指五溪蛮,据《水经注》载,“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

作者任职在沅陵,靠近武陵地区,紧挨潕水。更重要的是,通过百度导航地图查到,潕水与汨罗江,通过沅江相通。而汨罗江是屈原的自尽之地,端午风俗由汨罗江流域传至潕水流域,自然便利,能够逻辑自洽。

“蛮乡最重重午”,蛮乡就是指武陵地区。

宋朝之前约年,东晋人氏陶渊明,曾经前往武陵地区旅游,偶遇武陵捕鱼人,写出著名的《桃花源记》,就是作者朱辅任职的地方。然而,一个隐藏的真相就是,过去的若干年,武陵地区一直属于蛮夷之地。在《宋史·蛮夷列传》也有记载:

“西南溪峒诸蛮,历晋、宋、齐、梁、陈,或叛或服。”

陶渊明所见到的武陵人,为什么悠然自得?因为此地是苗徭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古人将既不属于汉文化范畴,又未纳入官府管理体系的区域,称为“生界”,没人来纳税、收公粮、派劳役,自然活得潇洒自在。那些纳入管理体系的少数民族,则称为“熟界”。宋朝时期,还曾将居住在偏僻地区的非汉族住户称为“生户”,反之,归化的少数民族则称为“熟户”。

“不论生熟界”,是指宋人将蛮夷之乡分为两类,一类是未归化民众所在区域称为生界,一类是已归化民众所在区域称为熟界,合称为生熟界。

现在再来看看,在宋人朱辅的笔记中,宋朝的湖南人,如何过端午节呢?

湖南当地人,最重视端午节,到了每年五月初五,无论山里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全都出门,大家一起赛龙舟,浪三天,才回家。到了五月十六,再次出门去浪,第二次赛龙舟,当地人称为“大十五”。

龙舟有五种颜色,分别是黄龙、青龙、黑龙、白龙、红龙。其中,黑龙舟的样子,看起来,最凶恶,每次出行和返程,必定风雨交加。

早在端午节前一个月,所有的龙舟开始下水,为赛龙舟做准备。从那时候起,男女分开居住,夫妻不得同房。追悼屈原大夫,正是楚地的风俗啊。

此处有几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wzsy/12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