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篇
(全文字,约占您5分钟光阴)
Hi,
大家好!
我是沈谦谨!
纪录片《金钱的故事》(Theascentofmoney)作者是尼尔·弗格森,书籍的中文译名是《货币崛起》。
资料显示:尼尔·弗格森(NiallFerguson年4月18日--),英国籍苏格兰人,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劳伦斯·A·蒂施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斯柴尔德家族史研究权威。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人”之一。
老牛逼了!但是,跟类似背景的中国作者宋鸿兵对比,引发了我几方面的猜想:
1、尼尔·弗格森与宋鸿兵谁先谁后?
尼尔·弗格森,年生,《货币崛起》成书于年6月,《罗斯柴尔德家族》时间不详。
宋鸿兵,年生,《货币战争》成书于年6月,书中多处提及罗斯柴尔德家族。
从成书上看,宋鸿兵先于尼尔·弗格森,如果有参(cao)考(xi)嫌疑的话,尼尔·弗格森的嫌疑大一些(学术界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君不见短视频世界抄袭无数,毫无原创可言)。
从名气上说,尼尔·弗格森年龄稍长,大学教授,著作等身。
宋鸿兵,美利坚大学硕士毕业,民间大V,稍逊一些。
这也是我有很多文章不想写的原因,原创得半死,某个教授、大师把劳动成果拿了去,人家就是权威、大牌,指不定哪一天调转枪头污蔑一下,自己成抄袭的了!因此,人要多努力,爬得多高,才能保证百年之后有点著作权留下?
2、长远分析
开头宋鸿兵抢先了,现如今呢?
尼尔·弗格森仍旧是英美教授,而且《货币崛起》出书前已经是“影响世界的人”之一了,具体人家做了什么,怎么评上的,不得而知。总之人家笔耕不辍,目前光中文版的纸质书就有20来本,外文的不清楚。比较肯定的一点是:都是经济学领域的书,选材上有没有偏重难说。
宋鸿兵呢?年得了个“影响中国的40人”之一,不知道有没有PK的成分?反正当年《货币战争》出版的时候我是如获至宝,全系列一路跟读到第五册《山雨欲来》,之后年出版了《鸿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想致命伤在《鸿观》上,《鸿观》是《优酷》视频的同步纸质书,三年集视频无奇不有,叹为观止!但是总体感觉就是太散了,不聚焦。
这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聚焦。
抛开商业上的聚焦不说,单从人脑上分析,涉猎太广有时候并不是好事。旁征博引的时候很有帮助,但是,想证明什么呢?一个人需要证明什么的时候,是否有自卑的成分在里面?中国人富裕之后想要体面的活下去、获得更多掌声是一大通病,这是第一。
第二,会不会是主办方《优酷》选材的问题,帮宋先生甩锅,呵呵。
第三,科幻片《星际穿越》里面有一段男女主去找马特达蒙的戏,回来之后,飞船上等待的人老了20几岁,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跑偏呢?如果跑偏一个领域需要老(付出)20几岁,一辈子有几个20几年能跑偏?
这其中,最容易跑偏的是大脑,一旦涉猎的范围太广,大脑是满足了,长期处于亢奋状态,问题是最终收获了什么呢?宋先生名气大,也许个长视频可以出版成本小册子,又能怎样呢?在传世作品的角度上讲,还是一个非专业经济学家,而且许多年后《货币战争》的市场价值有多大又是问题。
当然,我自己也长期跑偏,而且没什么像样的出版物,别说长视频了,连短视频都没有,落伍得不得了,纯粹是替宋先生干着急。他的公众平台我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