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文字实录财融思享第1期毕马威走

财融圈思享会自成立以来已组织60+场高端讲座,现已全部整理完毕上线对外公开免费收听,财融圈思享会将全力打造一个高端精英在线讲座平台,欢迎   担任慈铭体检CFO,作为慈铭体检的财务一把手,引领慈铭体检A股IPO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并于年初获得发行批文,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已经拿到股票代码的慈铭体检未进行股票发行,在中国股票发行史上堪称罕见;

年-年

  担任中国动向(.HK)投资者关系经理;

年-年

  先后担任毕马威华振金融审计部助理经理、财务咨询部经理;

本期文字实录:

刘凯

大家好,我是财融圈创始人刘凯。我们第一期线上职业分享活动今天正式拉开帷幕,我本人非常高兴,也很激动。感谢过去在各个平台上持续给予财融圈各方面无微支持的朋友,非常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分享,以后将继续推出有关职业与专业线上线下分享活动,希望小伙伴们继续   所以我申请由刚开始做的非信贷审计团队调入信贷审计团队,后来我又加入FRM团队,也就是FinancialRiskManagement团队,当时主要做银行资金业务审计相关工作。在这个团队中我做了一段时间。其实,我的核心想法就是把银行这一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所有的科目都弄清楚,这也是我做内部工作转换的主要考虑。做了几年银行审计工作后,我觉得我对银行审计项目了解得比较透彻,还是想体验新的东西。所以年初,我又在毕马威递交了内部申请,调入财务咨询部。财务咨询部的工作主要是交易咨询,包括尽职调查,估值等。虽然我本人是在TS团队做尽职调查的业务,但我也参与了一些估值的工作,所以FinancialAdvisory的核心点也全部都接触到了。

在四大工作了四年后我有了很多思考,我的未来应该怎么样发展。四大的职业发展道路是很清晰的。如果你幸运的话,十几年后你应该可以做到合伙人,如果你不幸地话有可能中间就被淘汰了。我宁愿相信我是做的不错的那批人,应该是可以做到合伙人的。但是,我在做到第四年就能看到我八年以后,九年以后,甚至更久以后我的职业发展结果,我还是不愿意接受的。我还是想尝试一些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所以,年,我刚升到Manager的时候,我就离开四大进入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主要做投资者关系,担任InvestorRelationsManager,主要负责与市场进行对接,所谓的市值管理。A股有相似的职位叫证券事务代表,虽然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做法是差距较大的。

刘凯:

在投资者关系岗位上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银行,基金,因为他们都是公司的股东或者潜在股东。平时工作有很多meeting,需要接待一些财经媒体,对公司进行宣传等。经常也会与专业投行或者分析师交流。和他们交流时,会有很多启发,因为他们   这是与我们以前在四大做审计或者做Transaction完全不同的经验。以前聚焦于具体数据、报告,聚焦于具体业务。但是投资者关系的工作可以把你的思维带到比较高的层面,比如公司战略层面,甚至行业层面。投资者关系的工作,帮我培养了一些战略思维的思路。

  做了一年多投资者关系后我感觉到了一些问题。本身我个人是财务专业出身,四大背景,而投资者关系偏重于沟通交流。当然,你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财务背景和知识。否则,你与分析师开报告会与他们讨论估值Model的时候,你要是不懂财务或者估值思路,你是无法与他们交流的。但是沟通脱离了具体的工作,而且投资者关系是不做企业具体经营的。所以,与企业运营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是当时看到我的CFO,我上级就是CFO,这个发展方向是不错的。但是,我需要获取一定企业具体运营经验才有可能做到CFO职位,

刘凯:

年我正好有一个这样的机会,慈铭体检准备在A股上市,当时对外招聘财务总监。当时慈铭体检的股东包括,鼎辉(当时国内著名的老牌PE),也有平安信托等。这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我下定决心做了一个转型。我先到慈铭体检做一些IPO的工作,也可以获取一些企业内部管理的经验,所以我做了一次职业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需要做一个很大的决策的。从上市公司到非上市公司,我面临很多的挑战,包括企业文化等很多方面。民营企业中,尤其非上市公司,薪酬、管理都不完善,很多方面跟我想象的是不一样的。加入慈铭我也是将自己的原来的薪酬下降了50%。

刘凯:

我在慈铭体检干了五年多,核心干了两件事。一件事就是A股IPO,期间遇上了IPO停摆,后续遇到证监会政策的一些问题,虽然拿到了发行批文但没发行成功。另外一件事就是企业集团化的管理。慈铭体检是一个集团化的企业,它在全国有18家子公司,40个门店。去年年底的时候,慈铭体检最后没有发行成功,与其他企业进行了合并,我认为我的价值也不存在了。刚好当时我也有了一份新的事业——财融圈,所以在今年2月底的时候我就由慈铭出来了。

  这些是我过去的个人履历,简单介绍如此。

第二部分: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刘凯:

下面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下职业发展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刘凯:

刚才发了一个截图,这个图是我们整个财务金融圈人士,或者说是整个职业人士遇到的问题的总结。职场人士所面临的问题也无非这几个方面。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职业发展方向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从事怎么样的工作。这个问题很多在校大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人士都会遇到,他们往往不知道他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针对这样的问题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职业测评软件或者职业策划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职业倾向、性格特点、思维方式。职业规划师会给出一些建议,说你适合财务工作,或者程序员工作或者与市场有关的工作。第二种情况就是职业目标明确,但是不知道怎样努力才能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实这是一个职业路径规划图的一个问题。举个例子,很多小伙伴说我现在是在干会计,那我下一步我要做财务经理。那我应该怎么去努力才能做到财务经理呢?其实这个说的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一定要进行职业路径规划。

一般都是行业内比较专业的人士才可以做职业路径规划,HR、一般的职业规划师是做不了的。这个是需要有具体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职业经验。第三种就是职业目标比较明确,但是目前有一些晋升或者跳槽的一些需求。这样的话,这种人群需要工作机会的介绍或者是通过内部的晋升解决职业发展需求。第四种人没有其他方向的需求,就是职业发展比较顺利,他们更多的是在岗位上有专业知识的学习、岗位合作等方面的需求。

第三部分:企业招聘通常考虑的因素

刘凯:

第二个话题我就分享这么多。第三个问题就是企业招聘通常考虑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做了一张图,现在就截屏分享给大家。这个图是我自己做的总结,展示了企业HR在招聘会中会综合哪些维度的因素来综合考量应聘者,是否适合他所招聘的职位。不同发展情况的企业招聘的考量标准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毕业学校,第二个是学历,第三个是学习成绩,第四个是技能,第五个是专业证书,第六个是过往雇主,第七个是岗位经验。其实第六个和第七个可以合并去看。举个例子,像在校生一般他们其实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但是为什么我还用颜色标注出来了。因为我们在校生一般都会有实习经验,去券商啊,去会计事务所。

  所以,看到这个在校生就知道需要像哪些方面去努力。其实,这七个方面都是需要去努力的。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说毕业学校和学历。这个是你一进入大学基本上就定下来的事情。学习成绩可以自己去努力,通过主观能动性去获取一个好的学习成绩。还有这个操作技能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动手能力,是对很多工具的使用,比如:EXCLE,PPT,等OFFICE软件的使用,写作能力,舞蹈等特殊技能。过去,对于在校生来说专业技能所占比重比较小。现在也是越来越重要。根据我的经验,很多招聘方都是会看。现在,硕士会考CPA、CFA、CMA等,有没有通过一定的科目对于他们以后的考评也是会有影响的。所以,在一些无法改变的因素前提下,在校生还可以通过努力来主导,让自己在HR的测评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我这里只是拿在校生举例,职场初级人士和职场资深人士的情况也是类似的,我就不具体讲述了。

第四部分:岗位升级的一些思路

刘凯:

下面我讲一下岗位升级的思路。岗位升级就是在同一个领域由低级岗位向高级晋升,或由A领域转换到B领域。要成功地岗位升级,必须找好参照对象,缺哪儿补哪儿。什么意思呢?比如,我的目标是到主管岗位,那我一定要想着往经理的岗位上去发展。我一定要找一个参照对象,比如说,自己的直接上级。我现在与直接上级相比,我的能力,我的知识结构,我的思维方式还有哪些方面有短板,我缺哪方面,我就努力把短板补上来。这样才有可能往自己的目标岗位发展。

  第二个就是一定要用比自己现有岗位更高一级的岗位标准去要求自己,这样自己才有可能去提升。比如你现在是会计主管,如果你一直用会计主管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你永远都做不到财务经理。再一个就是,更换工作要遵循“舍得”原理。我们想强调你在换工作时候,你一定要明确自己核心的关键动机是什么。拿我自己来说,我由中国动向,港股上市公司进入慈铭体检,我希望获得的是财务总监的工作经验,集团公司的管控经验以及上市公司IPO的一个操作经验。所以我在薪酬上就做了很大的牺牲,这就叫做有所舍才有所得。

  第三个方面就是“曲线救国”。很多同学都想从A岗位跳到B岗位,但是从A岗位到B岗位比较困难。但是可以选择先从A岗位到C岗位,再由C岗位到B岗位,经过一个中转站,这个就是“曲线救国”。经常有人说自己企业做财务,想进入四大。但是在普通企业做财务,就算在外企做财务要进入四大都是比较困难,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能。但是他可以有一些其他渠道,比如可以先考取一些证书。

  考完CPA你可以先在国内事务所谋职,国内事务所门槛较低,有CPA,而且有财务背景的话,进入也是比较容易。然后你在国内事务所中比较大的项目中工作一段时间了,外语等各方面还是可以的话,那你还是有机会通过公司社会招聘的方式进入四大工作的。

第五部分:场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观点或误解

刘凯:

最后我讲一下职场中常见错误观念和误解,第一个观点就是将内因与外因混淆。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评论一个同学,如果他考下CPA,但是工作表现不好,别人就会说:“看,考上CPA也不过如此”。有个同学从四大出来,在工作中表现也不是很好,同事就会说:“看,四大出来的也不过如此”,还有就是有的同事毕业于名校,但是在工作中的表现也没有得到同事们的认可,同事们就会评价说:“看,名校出来的也就这样”。类似这样的论调都是将个体差异与外因混为一谈,并不是因为考CPA证书、名校、四大机构起了关键作用,说由于这些原因他们表现不好。我觉得这个是由个人差异引起的,不同的个体是不可比较的。同样的个体考不考CPA是可以比较的;同样的个体进不进名校是可以比较的;同样的个体进不进四大是可以比较的,但是不同个体是不能比较的。

  经常会有另一种观点,那就是我们做职业决策时候,经常不能客观地从自己角度出发去分析,去做出决策,而是经常看别人的情况再得出自己的决策。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招聘,比如很多券商在招实习生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会说这个实习期间不会给实习补贴。很多同学看到这样的条款就会觉得说你们太抠门了,你们太不讲人情了。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们就会完全忽略。其实如果你是站在自己角度的话,你应该考虑的是你进入这样的平台你能获取什么样的经验,对你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你要能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做出的决策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今天已经超时了,我个人分享就到这里,下面时间就是互动阶段,帮助大家解答问题。

互动交流环节

Q1:

前辈晚上好,多谢前辈之前的分享。我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快毕业了,考研未遂,第一份工作签在了宜家亚太总部的财务部,目前做总账Account,非常渴望进入金融投资界工作,想接下来应该在哪些主要方面努力?比如哪些证书、履历比较重要?要注意培养哪些习惯和技能?

刘凯:

第一个问题我看了一下,这个问题就适用于“曲线救国”原则,这个同学毕业不久,会计背景,如果直接要进入金融投资界去做投资、投行的话机会比较少。所以你可以后续通过考取证书,或者可以在现有岗位上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金融投资工作内容。逐渐地通过这样的方式。比如你在考虑下一个平台的时候就可以先往这个方向转换一下。比如你现在在宜家亚太总部做财务,下一步你可以考虑去金融机构做财务,完了再可以转去做业务,就是这样的思路。关于证书,像金融行业不同的岗位所需要的证书和经验是不一样的。比如:银行的专业人士一般都考FRM,做基金的话一般都会考CFA,如果在国内做券商的话一般都会考证券从业资格以及保代人考试。不过法定保代人资格考试现在已经被取消了。

Q2:

想问一下前辈为什么会想到要创立财融圈,您对财融圈的未来有什么展望。

刘凯:

第二个问题关于财融圈。为什么要创办财融圈。这是因为职业发展,财务专业服务中有一些空白。就像我刚才讲我们有些招聘网站、测评机构做了一些事情,但有很多东西没有做好,像职业啊,职业路径图的规划这个是一般的测评机构都做不了的,也是招聘网站做不了的。它需要我们自身在行业里面有一定的沉淀的专业人士才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专业人士把财务金融领域所有工作相关的需求尽量都覆盖到,都能通过我们的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

Q3:

我目前在做债券投资工作,个人职业发展比较迷茫。想拓展在金融界的经验。以后想做股权投资等。但是担心频繁跳槽会影响自己未来再找工作,但是又担心现在不跳槽晚了就不能换了,请问这个时候应该怎么看待?

刘凯:

你现在是想做股权投资相关工作,如果你目标很明确的话,你现在要想的应该是如何去跳槽成功,而不是想你以后还要跳槽。如果股权投资是你想干的一件事情,那首要的任务是如何去实现它。你从债权投资工作转入股权投资工作去的时候,等到你接触到那个领域的时候。可能你会有新的想法。这是我的个人见解。

Q4:

对于服务业管理会计职能有什么可提点的发展思路或者   你首先想一下你喜不喜欢你现在做的工作,喜不喜欢财务工作。如果你喜欢财务工作的话,那我建议你一定不要闲下来。你需要花更多时间在财务方面发展。围绕财务方向,你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你要考证,中级职称,CMA等等。在企业中做财务我建议考取CMA。当然,如果你能考到CPA更好,这个对于专业技术方面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刚入职场的人士,就要进入一些成熟的,大的平台锻炼、学习。我不推崇进入小公司去做很多事情,这个对新人的成长是不太有利的。

Q6:

老师好,我也是会计专业,今年即将毕业。现在在准备CPA,目前在一家国企实习。马上快毕业了,想换公司做财务,但是领导不放人,我可以直接走吗?

刘凯:

你刚毕业这个阶段,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决定就好了。不用太考虑公司、现有实习单位的一些实际情况。

Q7:

  我现在是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一年半的在职人士,预计做满三年才离职。我像申请明年香港金融的研究生,是ACCA准会员,CICPA通过五门。我想问一下,如果未来的职业目标还是企业的财务总监,学习金融学习融资是否一条可行的道路呢?另外,读完书后四大的咨询部门是否值得推荐进入学习?

刘凯:

如果你打算将来在企业里面做财务管理的高层,如果你现在去选择读金融方面的研究生硕士,我觉得这两个方向不是特别匹配。你现在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你现在再学习的话。你现在的学习的方向一定要与你下一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说与你下一步的职业选择高度相关。这是我的建议。另外,你说在四大咨询部门实习,这个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经济背景去四大实习,也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Q8:

请问刘老师有没有后悔或者遗憾的某件事,或者,有什么特别想对刚入职的人士提点意见呢?

刘凯:

我觉得目前还没有太后悔的事情,我的一切都还是可以的。

Q9:









































南昌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wzsy/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