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妖怪抓到唐僧后为何偏要洗干净

我们小时候在读《西游记》时,大多人都想成为孙悟空,因为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变,还能手握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庭,简直就是勇敢的化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陪伴着我们度过整个童年。

故事里师徒四人度过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无数妖魔鬼怪,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但当那些妖怪真正抓到唐僧的时候,并没有着急一口吃掉,却偏偏要选择像人类一样把唐僧洗干净蒸了吃,让人费解。

妖怪抓了唐僧

洗干净,蒸了吃

蒸肉这种烹饪方式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当时蒸肉主要用于百姓祭祀先人、供奉神灵的场合。

古人相信神灵的存在,每年会定时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祭祀的过程中少不了贡品——果蔬美酒和肉类。

将肉放到大锅中蒸熟会最大限度激发出肉的香气,百姓们会认为在祭祀的过程中摆上蒸好的肉会让神灵闻到肉香,感受到他们的诚心,从而达成他们的愿望。

不仅如此,在蒸肉的同时大家还会准备好美酒和音乐,来表达重视之意,这个规矩一直流传到唐朝。

唐僧被抓

到了唐朝,百姓们把祭祀时才会用的蒸肉用到重要的宴席上,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

《西游记》则是以唐朝为背景创作的,所以故事中出现的妖怪当然也知道这种“餐前仪式感”,毕竟吃一口唐僧肉可以保证普通人长生不老,可以保证妖怪脱胎换骨成仙。

而有一部分妖怪知道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有着怎样的神通,但是依旧会想尽办法要吃到唐僧肉。他们除了想要求长生不老,更想要抛弃自己妖怪的身份得道成仙。

所以他们为了得到神灵的眷顾,在吃肉这件事情上就要讲究礼仪和规矩,讲究的是心诚则灵这个道理。

在抓住唐僧后,他们会派手下的小妖怪把唐僧洗净,然后将唐僧关在自家的洞府中,挑选良辰吉日,再准备好酒,有的妖怪甚至会选择沐浴更衣以后再来享用大餐。

蒸唐僧

通常在他们在做出这一套准备的过程中,孙悟空就已经打金箍棒一路杀到洞口把师父救回去了,最后这些妖怪不仅没能成功吃到唐僧肉,轻则还被孙悟空打得鼻青脸肿,重则性命不保。

书中有一集师徒四人一时不查,遭到妖怪的暗算,竟然一起被丢到了大蒸锅中,孙悟空就算有七十二变,也没能及时救出唐僧。

为了保证自己师父不被妖怪蒸熟,孙悟空只能选择元神出窍特地跑去东海龙宫请求龙王在蒸笼中吹冷气,让师父熟得慢一点儿,他好有足够的时间去找观音菩萨搬救兵。

这一路上成功抓住过唐僧的妖怪数不胜数,他们定下来吃唐僧的方法大多都是蒸,不过因为这些妖怪道行不够,刚将唐僧掳回洞府,孙悟空就赶了过来。

唯一一个顺利将唐僧放到蒸锅中的,最后还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蒸熟,而错失了唾手可得的唐僧肉,但是从这些妖怪身上不难看出他们对于蒸着吃的执念有多深。

孙悟空在和妖怪打斗

妖怪想要摆脱身份的执念

读过《西游记》的很多朋友们曾经就这件事情提出疑问,哪怕这些妖怪清楚将唐僧蒸着吃是完美符合“仪式感”的,但是他们毕竟是妖怪。

妖怪的本性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生吞活剥”,所以应该会有一些妖怪觉得只要能够成仙,哪怕不走这些仪式感,直接囫囵个的将唐僧吞到肚子里也能达到目的。

但是大家却忽略了这些妖怪的内心想法,他们大多都是靠着动物的本体修炼成精的,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够选择自己做人还是做妖怪。

哪怕他们真心想要和普通百姓和睦相处,可是他们和普通人有极大差别的容貌以及身上所具备的法术也不能让百姓将他们看做同类。

妖怪

这一部分妖怪不想成仙只想做人,他们在逢年过节需要庆祝的时候,都会派出手下的小妖怪化妆成人类的样子去集市买回来鸡鸭鱼肉。

他们会下意识地模仿人类的一举一动,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模仿人类,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若是能够衣食住行和普通人类没有区别,迟早有一天会融入到他们的世界中。

所以在长时间自我欺骗和隐瞒的过程中,他们下意识会忘记自己身为妖怪的本性。

所以在他们抓到了唐僧之后,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人类在吃饭用餐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而不是像一只没有灵智的动物一样对唐僧残忍的进行生吞活剥。

妖怪

这类的妖怪们想要摆脱自己原本的身份本不是坏事,他们唯一做错的地方就是不愿意勤勤恳恳地修炼,太过于急于求成而想要通过吃唐僧肉来走捷径。

无论这些妖怪是否有内情,唐僧肩上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是去西天取得经书回来普度众生,身边又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有能力的徒弟保护,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命丧妖怪之口?

所以这一类妖怪想要将唐僧蒸着吃掉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徒劳地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历的一道劫难。

妖怪

蒸着吃唐僧是他们故意在拖延时间

有的妖怪将唐僧蒸着吃掉是为了遵守礼仪,有的妖怪想要将唐僧蒸着吃掉是因为自己已经忘记了妖怪的本性,还有一部分妖怪将唐僧抓住后选择蒸着吃是故意在拖延时间,让孙悟空好能及时的过来营救唐僧。

这一类的妖怪不需要摆脱自己的身份,他们一般是天庭中哪位神仙的坐骑,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偷偷跑下凡间,都是如来佛祖为唐僧师徒四人设下的劫难。

这些妖怪本就经过了神仙的点化脱离了妖怪的身份,他们因此也没有必要去追求长生不老,有了这一点作为前提,就说明了无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是为了给这四人前往西天的路途中设下障碍。

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将唐僧吃掉,而且这些妖怪在天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对于天庭的一些规矩和道理要比师徒四人知道得更清楚,他们不可能刻意犯戒,就别提暴露出妖怪时期的本性一口给唐僧吞下肚子。

妖怪抓了唐僧

可是他们如果抓到唐僧以后并没有任何举动,反而对唐僧礼遇有加,这样就非常不符合如来佛祖给他们定下的规矩——在不伤害唐僧师徒性命的前提下,为他们去西天取经的路途增添麻烦的情况。

而且最重要一点是这些妖怪是跟在仙人身边服侍的,下凡去给唐僧取西经的过程中增添障碍是他们完成任务的一环,佛祖绝对不会允许他们造杀孽,他们能做的充其量只是将唐僧抓住吓唬一通而已。

所以这些妖怪将唐僧抓到后会选择进行一系列的“吃前铺垫”,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拖延自己吃掉唐僧的时间,这样也好方便给孙悟空留够足够的时间外出去求援再回来营救。

等到孙悟空找来帮手以后,一来他顺利地救回来了师父可以保护着唐僧继续西天取经,二来这些从天上逃下来的妖怪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顺利回到天庭归位。

孙悟空

蒸着吃唐僧和作者故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西游记》中所有妖怪抓住唐僧后选择蒸着吃,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作者吴承恩的出身问题。

吴承恩是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这个地方在现代属于江苏淮安,当地最著名的淮扬菜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很多菜品的处理上都会选择蒸着吃的方式。

在淮扬菜中蒸着吃的话既能保证这道菜不失去原有的风味,又能在蒸的过程中完美把握住火候,让食物的汁水被肉质完美吸收,最终做出的食物鲜美可口,淮扬菜也因此名扬天下。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江苏淮安的吴承恩饮食习惯和口味自然也是深受淮扬菜的影响,所以在吴承恩笔下货真价实想要吃掉唐僧的那一波妖怪也是一样。

吴承恩

他们的行为下意识也投射出了吴承恩的认知问题,他们一生中能够接近唐僧的机会只此一次,自然不愿意草草将唐僧生吃活剥,而会选择用他们所知道的最美味的处理方式来进行“料理”。

而且仔细研究大家也能发现,在《西游记》这本书中,除了妖怪抓住唐僧如何料理地描写以外,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途中但凡参加大型宴会,桌子上的菜系描写一般都是淮扬菜。

按理来说,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会途经各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大不相同,菜品自然没有一模一样的道理。

但是吴承恩在创作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在一些正式宴会场合的饭菜描写过程中,他下意识的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淮扬菜系,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妖怪会选择将唐僧蒸着吃的客观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syxx/12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