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0日晚上7时,由财务金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沈爱玲老师带来的熵道系列讲座第四讲“好书共享—《了不起的我》“在腾讯会议准时召开。财务金融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我们总是期待着一些主动的改变,比如说想减肥,想换个工作,想换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或者是开启或结束一段关系。每个人肯定都曾经无数次的起心动念想要改变,但我们也深刻的知道改变有多难。“你们是不是觉得身体里会出现两个我,一个积极,而另一个一直在拖延?”沈老师从实际出发,把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五个点:开启行为的改变、推动思维的进化、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走出人生的瓶颈、绘制人生的地图,而本期讲座以前三点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
沈爱玲首先在开启行为的改变方面讲到,“想要改变,我们一直都有选择,”强调我们应该拿回选择的控制权。解释感性与理性的二者关系时,生动地以大象与骑象人的关系进行类比,引出感性的特点是它会受经验的好处支配。而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则必须创造新经验,以替代旧经验。然后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向我们解释什么是心理舒适区以及如何重新理解舒适区。
(图为沈爱玲老师关于心理舒适区的讲解)
“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情感触动”,这是实现改变的四个原则。沈爱玲老师给我们提出常用“如果……就……”的形式去寻找重要假设,并验证内心假设进行”行为测验。”告知我们重点不在未来的结果,而在眼前的行动。“努力去控制你能控制的事,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图为沈爱玲老师关于剩余两个原则的讲解)
在阐述思维方面时,沈爱玲向在线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我们夸赞一个小孩聪明还是努力比较好?由此引出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以及三种成长性心智模式(创造性思维、控制的两分法、近的思维)的概念,并对于这六种思维的特点也一一阐述。最后,沈爱玲在发展关系中的自我的方面讲到,关系决定角色,角色定义对方的行为期待。而关系的语言虽然说的是事情,但讨论的是人。并且从感觉混淆和责任混淆两方面去表明关系是如何影响我们发展的。
(图为在线学生与沈爱玲老师积极互动)
本次讲座顺利开展,让同学们对自我的潜力得到了新的认识,每一个努力解决自我发展道路上种种难题的自己,都是了不起的自己。在接下来4月的每一天里都有1-2场“熵道系列”的讲座,财务金融学院全体教师轮番上阵为大家传递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借助这个机会充实自身,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撰稿
陆笑奕
图片
陆笑奕
审核
沈爱玲
编辑
陈坪
九守财菁
让我们一起,
聆听财金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