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广州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强企业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南沙合力打造海尔全球产业金融中心;8月17日,广州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手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打造国际风险投资中心;8月24日,南沙自贸片区第25架租赁飞机顺利交付并落地……流金八月,南沙金融改革创新硕果累累。
自贸片区挂牌两年多以来,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战略目标,依托国家新区、自贸片区“双区叠加”优势,南沙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航运金融、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产业金融新枢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随着南沙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的落地,南沙金融机构加速集聚,金融业态逐步丰富,正在积极构建包括资本、货币、外汇、期货等多种金融要素集聚的国际化创新型金融服务体系。
截至年7月,落户南沙的金融企业达家,比自贸片区挂牌前增加了18倍,涵盖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商业保理等多类金融业态。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在保险、期货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中,持牌金融法人机构10家,占全市接近1/5。
彰显一流营商环境金融大咖相继牵手南沙
摊开广东地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便是广州南沙新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亦坐落于此。在这里,融资租赁、航运金融、跨境金融等已经成为一张张亮眼的城市名片。不仅如此,还有诸多国际金融项目相继落地,与南沙共享自贸片区红利。
6月1日,南沙国际金融岛项目正式启动,国际金融界的F20——国际金融论坛(以下简称“IFF”)永久会址项目落户南沙。在不远的将来,IFF南方总部、各国常设金融机构驻广州总部、南沙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绿色增长基金小镇、国际金融学院学术智库区及配套设施等都将汇聚于此。
与此同时,7月28日,总投资达80亿元的广州南沙能源金融示范园区揭牌成立。8月14日,广州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又与中国强企业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海尔全球产业金融中心,助力南沙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的创新型城市。
8月17日,广州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优化南沙风险投资环境,利用资本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将南沙打造成风险投资、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地,未来成为辐射华南、联通港澳、面向世界的国际风险投资中心。
此外,还有全国首批合资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全国首个商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广东首家省属金融租赁公司粤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广东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单体规模最大的基金国新央企投资运营基金(1亿元)、南沙首家中外合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南网建鑫基金管理公司等多个重点项目也相继落户南沙。
重点金融项目纷纷落子的背后,南沙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成效正在不断彰显。
构建特色金融体系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腾飞
金融并非无本之木,只有依托实体经济,金融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各有侧重,而南沙片区则找准定位,依托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金融,尤其是把融资租赁产业作为金融改革创新的突破口。
为加快融资租赁发展,南沙制定出台一批促进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方案,来建设南沙融资租赁创新服务基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南沙落户融资租赁企业家,业务规模超亿元,占广州市八成,成为广东省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已通过SPV方式累计引进25架租赁飞机,合同金额约17亿美元,成为继天津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内飞机租赁聚集中心。6月9日,南沙开发区金融工作局与机队规模居亚洲第一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全球领先的飞机租赁公司——爱尔兰AerCap公司,就转租赁飞机项目在爱尔兰都柏林签署三方协议。
率先开展内资融资租赁试点,在跨境飞机资产包交易、跨境船舶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资产支持票据等方面先行先试,南沙正在努力打造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
南沙开发区金融工作局负责人表示,南沙融资租赁企业的集聚发展,对于助力广州打造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融资租赁外,航运金融、跨境金融亦是南沙金融改革创新的着力点。目前广州航运交易所已发布“珠江航运运价指数”,上线航运资产交易平台、运输交易平台、航运人才交易平台、航运结算支付平台四大交易平台,完成船舶交易超千艘,设立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初步形成交易平台、产业基金和航运保险“三位一体”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在跨境金融方面,南沙不仅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直贷、跨境资产转让等多项跨境金融创新试点,“账户e路通”和“金融IC卡应用”业务还列入全省首批复制推广改革创新项目。开展了跨境人民币放/贷款、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发行广东自贸区内首例熊猫中期票据。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把广州分行的离岸业务中心设在了南沙分行,集中处理本行的离岸业务;中国银行在南沙设立了全球跨境服务基地,利用该行众多的境外机构,为自贸区内企业提供跨境服务。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地区的银行还在自贸片区内的中行、建行开立了人民币清算账户,提高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效率,便利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
释放万千政策红利大手笔建设金融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