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企业家和市场力量世界浙商上海论坛

金融界——

中国金融资讯第一门户

CFIC导读:

1月6日,由浙商总会和上海市浙江商会共同举办的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等领导莅临大会。王新奎、郭广昌、陈东升、洪崎、郑永刚、周成建、陈爱莲、王均金、江南春、秦朔等与会嘉宾人,围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主题,共话企业家使命与担当,共同聚焦凝心聚力,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论坛主会场现场

1月6日,由浙商总会和上海市浙江商会共同举办的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等领导莅临大会。王新奎、郭广昌、陈东升、洪崎、郑永刚、周成建、陈爱莲、王均金、江南春、秦朔等与会嘉宾人,围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主题,共话企业家使命与担当,共同聚焦凝心聚力,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主旨演讲部分

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

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在致辞中表示,首先他想介绍一下当前经济全球发展的得出的三个结论,第一个,全球价值链革命和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从90年代初到现在20多年,是全球价值链革命的时代,价值链革命一方面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增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迅速崛起,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不平衡。第二,很多人没有好好理解“经济全球化再平衡”这个概念,因此有些声音提出“逆经济全球化”、“反经济全球化”,但其实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在发生再平衡的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在继续向前推进。第三,由于发生了上述两个变化,全球贸易与投资规则发生重构。原来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被边缘化了,贸易正经历着重大的重构阶,这包含了所有国家的多边贸易体制,因为并不能解决当前的再平衡和创新知识全球化的问题。

王新奎强调,这三大变化不是突发性的,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在观察新经济现象的时候有新的经济视角。这也有三点,第一是可以确定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情况要看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是处于哪个正价值环节,而不是处于哪一个产业、哪一个行业。第二是越来越多的竞争力边界由国际型生产网络公司来划定,不再像过去那样由国家来划分。第三是城市群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判断一个行业或者一个生产环节竞争力的时候,观察对象已经不是一个国家。

王新奎认为,中央给上海提出了排头兵、桥头堡、先行者的问题,其实是提给长三角城市群体的,这其中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是要当推进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排头兵,我们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地启动改革,美国同时启动大规模减税。中国这么大,产业差距这么大,最有可能对这一轮全球经济再平衡做出反应的地区就是长三角地区。第二是要做好凝聚创新知识全球化的桥头堡,创新知识全球化已经是看得到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是法治的竞争、制度的竞争、人教育水平的竞争、文化的竞争,而长三角要为整个国家提供经验。第三是要成为参与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的先行者。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过程当中,中国要有主导权、话语权,压力测试平台就放在长三角地区。整个国家在这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制定对外开放新战略的过程当中,长三角作为最重要的地区,是国家给予重大希望的区域。

上海市浙江商会主席团荣誉顾问、全球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

上海市浙江商会主席团荣誉顾问、全球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表示,他有三点体会。第一是要向浙商学习,学习爱党、爱国、爱上海,学习浙商的抱团、团结、学习精神,更是学习浙商的创新精神。第二点,去年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财产的保护。第三点,“稳定压倒一切”,其实是企业家最渴求的,最希望的。他认为服务业一定会成为经济的主体。服务业的本质和核心,民生是服务业的核心构成,所以大家说,大健康时代到来了,大环保时代到来了,大娱乐时代到来了,大养老时代到来了。其实就是巨大的经济机会和机遇。

针对中小型企业怎么做,陈东升有两点心得。第一,生意不分贵贱。不管做任何生意,要赋予它崇高的目标或意义,坚持十年二十年。能在某个行里做到最好的企业,就是伟大的企业家,就是最牛的人,就一定是亿万富翁。第二,在细分行业里做前三,也是伟大企业家。一定不要对生意分贵贱,不要说每个都成为大企业家,成为大企业家概率低。但经济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可以追寻把一个小事做出“花”,把一个细分市场的专业做成前三,同样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上海市浙江商会名誉会长、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

上海市浙江商会名誉会长、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表示,今天的主题是“使命与创新,助推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他正是其中的是参与者。年年底他从宁波到上海来,寻求转型的机会。上海人才、信息、金融服务是强项,所以要转型到上海来,要做产业升级在浙江、宁波会更好。

郑永刚认为,最近各地都在讨论长三角一体化问题、湾区经济的发展问题,比较有可比性的就是东京湾经济发展,从纽约到波斯顿科技走廊的发展,旧金山硅谷的湾区发展。这里面很重要的特点是城市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有区域区块链联合,实际上是对各自区域的定位。杉杉集团现在的定位就是研究院放在上海,但是工厂绝不能放在上海。负极材料在包头,放在宁夏的石笋山。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电费便宜,第二用地便宜,第三生产材料产业需要的是空气干燥,品类质量会更好。他表示,产业升级还是要考虑成本和生产环境,但用人和智慧升级肯定是上海好。所以,不管是长三角城市今后的湾区发展功能定位,不管是东部和西部发展的分工,他相信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

郑永刚强调,这几年来中国从经济总量来说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整个货币总量也有非常可观的数据。所以我相信下从今年开始货币资金虽然稳健,但不会泛滥。所以对企业家来讲资金可能会紧张,因此需要“现金流为王”,投资冲动和发展以及风险控制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过去理念提所谓的大企业,不单单是报表利润,更重要的是现金流。考核企业的考核指标重在现金流是否是正的,这是关键点。再来,新时代应该有新的资源关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开始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思考、新方法。

圆桌论坛环节

圆桌论坛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崎,源星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卓福民,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爱莲,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分众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南春,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秦朔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使命与担当”进行了圆桌讨论。

分众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南春

分众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南春就目前中国创新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如何抵抗创新模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创新环境本身非常强,但中国企业的模仿力非常强,创新最大的挑战是创新被模仿。中国99%的企业没有办法抵抗模仿。你先行,后面就有无数追兵上来,最后就陷入价格战中。十几年前,他就花3亿多美金买下竞争对手,付出血的代价。中国成功的企业无非两种:一种是有不可逆的知识产权,像高通、华为、英特尔这种公司,巨大的研发能力形成巨大壁垒;第二就是有巨大的规模,像泰康集团这样。

江南春提到,怎样在创新后抓住时间窗口,在消费者心中你等于哪个品位或特性,在这一问题上他认为创新物种要实现“惊险一跃”,才能让别人模仿的可能性变小,比如分众等于电梯媒体。无论经济环境怎么变化,但有一些元素是不变的。最后,他总结道,创意创造你的生意,想象力创造你的利润。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创新环境的看法。王均金表示,创新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现在,中国在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物联、智联、智能制造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比如互联网领域有阿里巴巴、腾讯等。但中国还有很多产业需要努力赶上,特别是高端制造、精密制造业和芯片等,所以中国创新要围绕中国的短板创新。

王均金认为,创新最难的是坚持。第一,要学习,学习德国、欧洲、美国的软件、芯片行业。第二,要坚持超越,要有一个持久战的概念。二十年后想今天做什么,坚持到二十年后我们是否能做成。如果今天我们跟别人差距大,三五年后不一定能赶得上。企业的洗牌很快,越是高科技的行业,越是洗得快。均瑶永远在路上,是“恒新”,永恒创新。均瑶集团是按百年企业的理念,坚持创新,持续发展。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爱莲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爱莲总结了万丰在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创新经验。她强调,创新是每家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无处不在。从企业内部看,每家大小企业都是一样的,比如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发展创新、市场创新。

创新最难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度”。在企业的创新这个过程中,要把握的就是行业的发展,自身的战略定位,还有国家的战略。十九大以后,中国的经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要考虑企业的成本如何降低、质量如何提高,这样盈利能力才能提高,规模才会稳步增长。

第二是要在产业结构上进行提升。万丰本来是一个零部件企业,现在转型升级成功后,变为机器人产业。现在非常从容,效率高,成本低,市场好,品牌影响力大。万丰的航空产业也是先进制造业,第一期亿的投资,实际上只做了三年就完成了,年全方位启航。万丰从一个浙江的企业,转型升级为了一个中国的企业,乃至亚洲细分市场的领跑者,最终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崎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崎介绍了民生银行如何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他表示,民生银行一直以服务民营企业为宗旨,服务中小企业,现在还服务小微企业、高科技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从原来的只是单一的为一个企业做金融融资服务,到现在发展为为企业解决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难题。

过去浙商的企业大部分是属于单一行业、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单一生产方式,民生银行的服务也是属于单一的服务。现在,浙商也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出复合型的发展。所以现在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是价值链的竞争。

洪崎表示,民生在服务过程中,不仅只是做单一的服务,而是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对企业的产业链、生态圈以及供应链要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对多层次的资本需求、融资需求,提供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民生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以企业的竞争为需求,在组织架构、服务模式、端对端的流程设计上,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年方案完成以后,年将全面推行。民生银行将提供供应链服务,投行服务,一般的融资服务以及企业的高管人员理财服务等。服务团队将针对每个企业来定制化地贴身服务,找到一个人,就找到全行的产品。

源星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卓福民

源星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卓福民从投资的角度介绍了浙商与深圳存在视野、生态和资本方面存在的差距。他认为长三角在这方面与深圳的差距,最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大视野。现在很多企业提倡“守”的概念,不是“进攻”的概念。我们都是讲杭州湾怎样,粤港澳湾区怎样。他发现深商不是,他们对标的是国际,比如深圳对标的是硅谷。

第二是大生态。硅谷发明了一个词:“创新集群”,而不是“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就是以创新作为使命的集群,不创新,生命就没有了。创新后,要把成果产业化。礼拜六是他们的工作日,而不是周末,到了晚上十点,腾讯大楼灯光都是亮的,这也是值得浙商学习的。第三就是大资本。年到年年底,排名前三位的中国的私募股权资金,从1.6万亿增加到10.9万亿。其中PE和VC加在一起将近7万亿,跟美国相比,我们差不多是美国的一半多。这些基金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其中深圳集聚了4千多家基金管理公司。从资金来说,10.9万亿里,上海和北京有2.5万亿,深圳也有接近2万亿。

卓福民认为,深圳的大视野、大生态、大资本集聚在一起,多年量的积累会变成一个质的爆发。这三点非常值得浙商学习借鉴。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秦朔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秦朔强调,有世界级的规模能不能等于真正世界级的竞争力。世界级的竞争力取决于公司管理、研发、持续竞争力的提高与文化。世界级的企业一定要是家伟大的公司,从这一点讲,广东的企业、深圳的企业值得浙商民营企业学习。

很多浙商有着个人非凡的能力,个人和企业的关联度很高。但深圳的代表性企业,譬如去年做过亿的华为,华为已经超越简单靠个人拍脑袋引领公司的体系。华为拥有四个大产业群、三个轮值CEO,具有整个职业经理人以及对职业经理人激励体系。万科、平安等也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的职业经理人。

秦朔表示,广东的很多企业十几年以前已经开始请国际性咨询公司长期对标全球行业领导者,做组织改造和公司战略。这些企业能够超越企业家自身原有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综合竞争力。因此,浙商要有更大的视野和组织化创新的能力,才能更具有竞争力。

论坛总结

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

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认为,针对商业变革,核心传递的理念就是“好东西是要造出来的,不是卖出来的。”好的产业是稀缺的。能沉下心变化、进化,做更好的产品、更好的制造,这样的企业在未来一定不会受制于电商、销售商,会在未来赢得一片天地。在如何做好产品这一问题上,他认为首先,一定要沉下心来。浙商群体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有所建树的,一定是坚持做对的事情、难的事情,坚持做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事情。沉下心,做对的、长远的、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才有未来。

在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这一问题上,他表示,有一点很多浙商这十年二十年做得好的,就是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想在中国加快发展,一定要具有全球视野,因为中国现在已经非常全球化了,想在全球加大布局,一定要深耕中国,因为中国对世界来说已经非常重要。此外,技术也是一个重点。有种创新别人很难模仿,就是坚持做难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事情。

关于新零售,郭广昌认为,在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成效,提高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才能赚钱。所以核心是什么呢?产品力,以及客户,只有盯着他们才会有未来。所以在这样电商、零售充分改变的情况下,有产品的制造业会起来。但这还不够,如果你的客户还是掌握在平台的手里,如果你跟客户之间没有完全地打穿,他觉得未来的命运还是堪忧。一定要触达C端,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的进行生产。

郭广昌强调,作为上海浙江商会的会长,他有几点想和大家分享。第一,老的浙商精神要坚持,但是新浙商精神也非常重要,所以要认真地学习。第二,上海浙商是浙商,但同时也是上海的企业,所以要扎根上海,在上海发展好。第三,浙商有共同的家乡情节,所以要多回浙江投资。第四,要开始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sydt/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