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文明诞生的那刻起华夏民族便始终在进步,但是文明作为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产物,总归会迎来无法与社会风气彻底契合的那一日。
说穿了文明能够获得人人拍手叫绝的光辉时刻,就一定会遭遇被时代所淘汰的落寞之日,华夏文明即便经历过千年的时间沉淀,也依旧逃不过深藏于历史朝代之下的潜规则。
经历过岁月的筛选如今遗留下来的文化产物,除去有一部分仍然充斥着浓厚的封建迷信气息,其他观念实际上已经在尽量贴合现代社会发展。
若想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势必要先改变原有思维,既然原本的思想没能帮助自身获得更好的生活,那么恰恰说明要进步只能先放弃自身的惯性思维。
不过人们熟知的俗语文化倒是经久不衰,提及俗语新生代们的第一反应便是老旧封建,毕竟有些俗语背后表达的深意的确来自古代,可是这并不能全权代表俗语就该就此消失。
所谓的俗语更像是一种各类生活经验的合体,老祖宗们不希望后代重走他们失败的旧路,于是乎着手记录下每一次失败后所得到的经验教训。
将经验进行总结才形成了如今脍炙人口的俗语,若非如此俗语文化定然也不会存在千年之久,与俗语处于同一阶段发展的文化产物有不少都已退出历史舞台。
可见俗语文化的可塑性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值得称赞,人们通过俗语达到了无数个目标,因此老一辈人才会支持将俗语文化传承下去。
比如在这句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就展现出人们对俗语的敬畏之心。
01社会群体需求丧葬习俗
很多时候文化能否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得以幸存,看的主要是文化是否能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很显然俗语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生活中大部分困境。
单论这点足以证明俗语确实不该被放弃,俗语文化中有关丧葬习俗的说法非常繁多,首先古人向来讲究一句死者为大,所以导致人们对死者总会下意识变得宽容些。
毕竟逝者已逝生前有着何种恩怨再不能化解,倒不如让爱恨情仇一并随着生命逝去,其次古人认为生命逝去后魂魄仍会游走于人世间。
尊重亡灵属于为自身未来积攒德行的行善举动,对死者不敬在古人眼中乃是极度离经叛道的行径。
上坟时人们为了表达埋藏多年的怀念之情,通常都会利用一些东西来送出祝福,相信经常跟随家人上坟扫墓都会发现,原来家中长辈上坟皆需要提前准备妥当所需的物品。
食物方面多半以白酒或是各种水果糕点为主,一般情况下会有白酒的影子出现皆为祭奠男长辈,至于糕点与水果则是纪念每位逝者都要用到的必需品。
随即而来的亦有问题那就是贡品到底能不能吃,要知道人在饥饿到极点的时候不会去管其他,只要是能入口的食物就能起到缓解饥饿感的作用。
按照这个逻辑坟前上供的食物再如何也能吃,没有坏掉之前都可以作为充饥的东西,按道理来说这种想法无伤大雅,毕竟当真到了快要饿死的地步谁还会想那么多。
关键在于动了坟前供品便等于无视亡灵,古人创造出这句话的本意并非是觉得这么做有伤风化,反而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才会如此谨慎。
古人心中凡是与灵魂产生牵扯的人事物,皆必须怀揣着十二分的敬意去对待,所谓的坟前供饱含着逝者家属对亡灵的无限怀念。
02肃穆气息风吹日晒
悲恸心情与食物融合自带着肃穆气息,若真的动了这种食物难保会在未来陷入更大问题,人们往往对未知事物有着无法言喻的恐惧。
这份恐惧只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越来越重,另外被当做坟前供的食物无时无刻承受着风吹日晒,表面必然会附着一层厚厚的污渍。
哪怕饿极了也不要吃谁知道上面有多么细菌,平时入口的食物极为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肠道疾病,医院只会让家人越发担忧。
与其抱着侥幸心态去吃不如直接按下这种不健康心理,前半句话很好理解而后半句中的人肉凳,想必许多人都不清楚这个词代表着什么。
古时贵族们平素出行身边总会跟随一批批的仆人,由于那个年代并没有飞机汽车等等快速交通工具,速度缓慢的马车都仅仅是达官贵人才用得起的交通工具。
马车的豪华程度能直观表现出车内主人的身份,以现代人的眼光马车自然比不得四驱轿车,上下太过不便更是现代人拒绝马车的原因之一。
但封建时代的社会整体条件不高古人并没有机会嫌弃,古人深知办法总比困难多,为缓解上下马车时的艰难特地使唤仆人相助,对此影视作品中也均有所展现。
仆人会双膝跪地或是弯腰躬着身体,这种姿态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由木板打造的凳子,踩着凳子攀爬当然要比无工具方便得多,偶然这么做对人体的伤害还不会特别大。
长此以往仆人的身体很难承受巨大的打击,难怪史书中记载仆人的生活处境字里行间充满着悲哀。
皇权当道普通群体竟连基本人权都得不到保障,再者人肉凳一词尽显对普通群体的轻视,无视他人权利正是社会资源不平衡的源泉。
用吃人的社会五个字来形容封建时代再合适不过,皇权胜过人权的观念在百姓心底深深扎根。
虽说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度的盛行,人类文明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只是仅仅是这样却还不够因为人生来平等,社会制度不断完善正是人们意识觉醒的证明。
03敬畏生命人性本善
尊重亡灵一样等于敬畏生命,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谁都心知肚明,猫有九条命可是人类的生命仅有一次。
若失去了是否还会再获得所谓的来生无人知晓,人类所能做的只有尽量不去伤害他人的权益。
生存不易或许小小的举动就会带给他人巨量损失,反观那些举手之劳却又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华夏民族始终坚信着人性本善的观点,不论时代怎样变换华夏民族骨子里的善意永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