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这

在《晏子春秋》中有这么一句话: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它的意思为:人们与野兽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知礼。我们通过这句话可以了解到,如果一个人不讲究礼义廉耻,那么他与野兽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周朝时,周公旦为了巩固分封制,对原本的礼乐制度,进行了整理与改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可行的礼乐制度。

这套制度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衣食住行、丧葬祭祀等。而谈到“食”这个字的时候,就不得不谈到中国人的餐桌礼仪。事实上在我国周代,就已经出现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餐桌礼仪,后来在儒学成为正统后,餐桌礼仪制度也得以沿用至今。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十分推崇饮食文化,除了美味的菜肴以外,老百姓们对于餐桌礼仪也十分重视,毕竟一个人在餐桌上的表现,往往能够代表着他的修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注意自己的形象,无论是在外人面前,还是在亲近之人面前。

我们在宴请贵宾时,会注意座位的安排,菜肴的数量,上菜的顺序以及祝酒词的内容等。在与亲友聚餐时,也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会将餐桌的主位让给长辈。吃饭时要等到长辈动筷子,我们才会开始夹菜,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如果吃饭时长辈们不问话,我们也不能够进行交谈。除此以外,老祖宗也会提醒小辈们,不要在餐桌上敲碗。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用餐礼仪以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其他餐桌礼仪的俗语,例如我们今天所要分享的这句“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别看这句俗语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但是内容却很丰富,具体包含了餐桌上菜肴的摆放数量,筷子的选择以及数量以及客人的位置安排。

点菜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除了要注意菜肴的内容以外,还得注意菜肴的数量。这句俗语中“菜不摆三”,所表达的就是在请客吃饭时,即使客人只有一个,也不能只点三个菜,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的说法呢?众所周知,老祖宗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图个吉利,因为“好事成双”这一说法的存在,他们很喜欢双数,所以在点菜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双数。

对于“三”这个数字,老祖宗是没有什么好感,因为“三”的读音与“散”相似,一听到散人们就想到分离,心情就会变得不好。除此以外,我们在祭祀的时候,也会发现祖先牌位前,经常摆着三盘贡品,若是人们在请客吃饭也点三道菜的话,客人难免会觉得膈应、不舒服。

所谓“筷不成五”,指的并不是不能在餐桌上摆放五双筷子,而是指筷子的长短与款式应当保持统一。吃完饭后筷子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意乱放而是要整齐摆放在桌面,若是筷子摆放的参差不齐,就会给人一种“三长两短”的感觉,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容易得罪人。此外,也不要将筷子竖直插在米饭中,在丧葬仪式中,只有给已故之人吃的饭,才会将筷子插在中间。

在我国古代,老祖宗们往往将方方正正的八仙桌作为餐桌,按一个方向坐两人来算的话,八仙桌可以坐八个人。若是只坐了六个人,那必定有两个方向只坐了一个人,如果俯视看的话,就很像乌龟,乌龟咱老祖宗看来是不好的,所以就有了“席不成六”这一说法。

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老祖宗留下的生活总结,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大家不妨牢记这些礼仪常识,在和他人做客吃饭的时候,是可以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甚至可能因此交上好运,毕竟有礼貌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sydt/1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