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当前金融体系应当如何解决新经济融

摘要

摘要:大资管行业发展迅猛,中国有望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产管理市场。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巴曙松先生以“新经济、新金融、新趋势”为题进行演讲,聚焦当前金融体系应如何解决新经济融资的痛点。巴教授表示,经济增长已经走到了靠新技术创新来驱动的阶段,整个金融界非常重要任务是如何将金融资源引入到创新型经济中来。绿法(国际)联盟秘书处整理了巴曙松教授的演讲内容,旨在共同识别新经济在融资方面的特殊诉求,以期推动我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这段时间以来,各种各样的投资机构对于新经济的上市融资、以及前一阶段的创新板咨询意见十分感兴趣,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机会接触了不少的高科技公司。科技和金融如何有机地结合,未来应当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纯属个人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的看法和意见。

一、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寄望于新经济的发展

现在全球经济总体上看,TFP对于GDP增长的贡献,基本上处于百年来的一个低点。此前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所以全球其实都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期望,放到了要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近年来,我们还可以看到的一个趋势是,中国的TFP其实也在跟美国趋同,所以这个时候整个金融界非常重要的任务,应当就是怎么把金融资源引入到这些创新型的经济里面来,特别是要识别一下现有的这些新经济在融资方面有哪些独特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可能在现有的金融体系里面有哪些是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的,这些新经济融资方面的痛点是需要金融界去创新性地解决的。

实际上,从产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比较,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正在进入到一个需要依靠创新来带动的新阶段。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主导性的产业在不同时期变化很明显,从8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到后来的彩电、空调,然后是房地产、汽车,到现在所期待的主要就是以科技、服务、消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市场对于“基础设施+房地产”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意识到难以持续。

从周期波动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阶段,正好也处于一轮经济调整之后正在新的增长平台触底的时期。这一轮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增长出现阶段性的低点之后,以4万亿为代表的一揽子刺激政策带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回升,阶段性的高点在年初。随后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增长的逐步回落,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旧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在减弱,不少新经济产业开始渡过初创期,即将或者正在进入成长期的阶段。与此相印证的是,风险投资其实也早已开始大规模从传统行业转向新经济。从实际的统计数据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已经明显超越了平均水平,新经济的增长活力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如果用几年来不同行业的PMI值的波动可以看得到,现在所讨论的旧经济的增长动力在萎缩以及增长速度的放缓,其实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旧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回落,但是新经济的增长还没有能够完全替代这个回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缺口,也可以看出,未来增长的动力主要看新经济的活动是否可以得到释放。

其实从中国经济波动的历史看,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也不是对所有产业都不好,从不同产业的情况看,经济周期的快速上行时期,因为经济扩张很快,传统产业日子过得也很好;往往是在经济回落时期,可以看到更加有韧性的新经济和明显回落的旧经济并存。过去六七年旧经济的回落,换个角度看,也是为新经济的扩张提供了资源。

我们还可以观察A股的64个细分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开支情况看,市场投资的重点已经投到新经济上,上市公司对旧经济扩张已经不感兴趣了。市场也因此出现显著的分化。回顾年的中国股市波动,不同产业的分化也很显著,如果模拟一下组合,例如大家在年初投中国A股每个行业的龙头,那么全年的组合盈利应当超过60%,但是,指数上涨,多数股票是调整的,所以市场上流传的调侃是:在指数创新高的同时,自己持有的股票跌了不少,是所谓“涨出了新低”,市场集中







































白殿疯感觉泽么样
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sydt/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