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的亲密关系经营心得l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能有此胸襟者方成大事。——选自《成大事者不纠结》

同作为曾国藩的正宗老乡,大树兄是我朋友中自我管理能力非常突出的一位。作为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每天工作都是异常忙碌,但是他的跑步和阅读却从未间断过。每天雷打不动的十公里跑步,每年三次全程马拉松。睡前一小时人文阅读或写作,让他的思维异常敏锐和清晰。关键是,他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尽管平时陪伴时间不多,但却非常注重陪伴质量,亲子关系的亲密指数很高。而与爱人二十年的相濡以沫,我也见证过他们亲密关系从月晕期到幻灭期再到内省期的变化,直至现在往启示期的深度亲密关系阶段的升华(参看亲密关系必经的四个阶段关于亲密关系冲突认知常见的六大误区(上))。大树兄用他的“不抱怨、不将就、不纠结”完美诠释了他亲密关系管理的人生智慧,也希望给更多在事业与家庭之中纠结困惑的人提供一点启示。愿大家活出不纠结的幸福人生!

历杰已下定决心从事亲密关系咨询,近期从日本回京小住,一周来每日早上跑步总离不开谈及亲密关系话题。在传统家庭文化、婚姻伦理趋于淡化,而西方式强调自我、独立人格的家庭、婚姻关系并未确立的背景下,再加上深嵌于中国人性格之中的“人我不分、相互依赖、彼此索取”的基因,亲密关系抑或婚姻关系出现危机的人难免不在少数。

导致亲密关系出现危机的因素必然很多,而我并非专家,自然不能如历杰般有条理,更说不出太多所以然。但就个人的体会而言,根本性的因素有三:

其一凡事喜欢抱怨,迷失于生活小事之中。生活琐事,喜欢抱怨就容易触发口角甚至激烈冲突,冲突日久就容易进入彼此隔阂、疏离、冷漠而无法自拔的不良循环,以至于双方都全然忘却了当初热恋时的彼此欣赏、彼此关爱、彼此宽容、彼此亲近、彼此相爱的初衷。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面子关系极强,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善于主动表达、沟通、改变。他们要么过于自悲、弱势而心存怯意,要么过于自信、强势而心存不屑,任意一方都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打破这种非良性循环,最终难免导致危机固化。

其二凡事喜欢想当然,不顾对方真实感受和需要。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喜欢付出,这本质上是好的,但也容易犯错。比如很多婚姻在没有小孩之前非常幸福,有了小孩之后则出现问题,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一方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了照顾小孩身上,不仅不若往日般在意形象,甚至全然忽视了丈夫或妻子的存在,如此照顾“家庭”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婚姻关系出现问题。中国人还喜欢人我不分,从来不认为夫妻之间还需要有隐私、需要私人空间,甚至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应该对自己完全坦白、掏心窝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对方管理好人际关系乃至私密信息,以至于“关爱过度”或“信息解读错误”而导致信任感破裂,最终葬送了原本可以美好的婚姻。

其三是将过往情感错误地投射到婚姻生活之中。无论是男生或女生,都很容易不自觉地将原生家庭或过往生活中受到的伤害、缺失的爱,投射中当前的婚姻生活中,以至于出现角色错位。比如,将自己儿时或过往情感中受到的伤害深藏心底,但内心深处又无法释怀而极为敏感,甚至有受害敏感症,防范心理极强而无法在婚姻中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感,以至于将对方作为垃圾情绪的发泄对象而不自知,导致婚姻关系紧张。再比如,因为儿时缺乏的母爱或者父爱,错误地希望从婚姻中获得父母似的关爱,一旦这种被宠的情感不能得到满足就迁怒于对方;儿时被父母过于宠爱(过于宠爱本身也是一种伤害),从而产生恋母或恋父情结,并将这种理想化的恋母或恋父情结投射中实现婚姻生活中,但世俗之中的爱人几乎不能与理想化的母亲或父亲那般完美无瑕,很容易落入不满意的伤心情境之中,导致婚姻关系无法维系。

婚姻关系遭遇问题,其实并不奇怪。两个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能生活经历、不同教育背景的人要亲密地生活在一起,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时候。毕竟,一见钟情、青梅竹马式的幸福婚姻只是极少数,并不代表大多数。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双方如何能够意识到问题,并且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从根本上而言,面对亲密关系问题,解决之道只有两个:其一积极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彼此良好的沟通、协同,努力恢复亲密关系,重回幸福婚姻的正轨;其二若是认为亲密关系已经无可挽回,就必须及时勇敢地转身,坚决地终止,这对已然无法维系亲密关系的当事双方而言其实都事一种解脱,从长远看对双方甚至家庭都是好的。

当然,第一中选择是一条更加艰难、更具挑战的路,需要超高的勇气,甚至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技巧。但最根本的还是彼此的感情基础、基本的信任,以及自我反思、主动改变、积极行动的勇气。

最糟糕的是地三条路,既不积极去解决问题,也不坚决地转身,进入一种麻木将就的婚姻状态。即,明明知道自己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既不积极努力去改变这种疏离、冷漠的不幸福状态,也不采取断然措施结束这种并不幸福婚姻状态,除非万不得已,实在无法持续,就倾向于得过且过。从而进入一种我心已死,不再抱有任何期望,任尔疏离、冷漠,无非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形同陌路而已的状态。

这样一种形同陌路的冷漠婚姻关系,对双方、对家庭都将是一种伤害。这不仅影响自己的日常心情、心境,不自觉地将这种不信任、冷漠、将就的心态投射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之中。比如,因情绪不佳而影响自己在职场的表现。更关键的是,这种将就的婚姻关系大多还会伤害自己的亲人而不自知。比如,婚姻关系不幸福的人,很容易将自己爱或恨转移、发泄到小孩身上,以至于小孩被过于溺爱或苛求,身心受到伤害;或者很容易将自己在婚姻之中的不幸福,发泄到自己或对方的亲人身上,以至于自己与原生家庭或对方家庭的关系紧张,不自觉地将自己裹入一个四面树敌的人际关系网中,从而诱发其他矛盾,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不堪,身心加速受损。

不少人亲密关系破裂而选择将就的婚姻,自有其道理。比如,社会世俗的压力,为了小孩有个“完整”的家庭,对下一段感情或婚姻的恐惧等等。但在我看来,最根本的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不够自信,不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以及缺乏追求真实需要的勇气。不抱怨,不将就,不纠结,用真诚的态度和决绝的勇气来面对自己的亲密关系,就事论事,活在当下,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正所谓“成大事者,不纠结”。愿大家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和大家分享两个好消息,

一是我的日本游学夏令营正式启动,这次有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资深驴友Ell倾情加盟,精通四国外语,会给大家带来全方位的国际化体验。

日本文化游学

名师带导+特色体验+活学活用,给你不一样的美好亲子之旅

二是我的荔枝微课正式上线,如果还没有机会来听我的工作坊,可以先从我的微课开始,与历杰一切成长,活出内在的力量感,拥有深度亲密关系!请扫码进入我的课堂,欢迎提问与互动,我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困惑,绝对超值!

往期相关文章

关于亲密关系冲突认知常见的六大误区(上)

关于亲密关系冲突认知常见的六大误区(中)

关于亲密关系冲突认知常见的六大误区(下)

张靓颖离婚疑云的背后:如何打破单亲家庭和童年不幸的命运轮回?

台湾女星狄莺孩子被毁的背后:如何避免亲子关系的“病态共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ltsy/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