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七夕是这样过的,你一定没听说过吧

北京儿童痤疮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9/9247723.html

01前言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

七夕从民间传说慢慢演化成传统节日,又在商家的渲染鼓动下成了中国原始版的情人节。

因此,七夕前后这些天,朋友圈都在秀恩爱、晒礼品。

但在我们闽南,除了小部分无牵无挂的年轻人会把它当作秀恩爱的好日子外,绝大多数的人、尤其是当地的中老年人,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过法。

02七娘妈生

闽南自古宗教氛围浓厚,这个地区的人普遍认为传说中的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七娘妈。

传说中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妻的是第七个神娘,最心灵手巧也最温柔贤惠的那个。

人们将这七个神仙娘娘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并将七夕衍化成七娘妈的生日,即七娘妈生。

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跨洋越峡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便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

03拜契与床母

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闽南话称契母)。

孩子到了十六岁,这一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

因七娘妈每年只下凡一次,因此,就委派床神作为直接守护儿童摇篮和床的神明,俗称床母。

04做糖粿

七夕这天,家中若有未满十六岁小孩的人家,其父母便需一大早起来做糖粿。这是七夕节最主要的供品。

做糖粿比做冬至丸多了道程序。将糯米粉加凉水,调成面团,然后搓成玻璃珠大小的丸子后,放在案桌上,还须用手掌轻轻地按丸子,使之成扁圆形,接着用指头往丸子中间一压,即成中间下凹的糖粿了。

糖粿做好之后,把水烧开,放入水中加糖煮,待糖粿浮在水面上即可捞出,装在大号的白瓷碗里(或者分装在七个小的碗里),在上边撒上一层由碎花生仁,芝麻、白糖组成的调料。七夕最主要的贡品就做好了。

糖粿中间凹的那个小孔,就像少女脸上的酒窝,意在祝愿牛郎织女相会时笑容满面。

05祭拜床母与供奉七娘妈

以前,家里的大人还会一早就把预先准备好的胭脂、香粉、扎花等等,用丝线捆扎扔到屋顶,这是要让喜鹊衔给七娘妈,以便梳妆打扮降落人间。

现在城里人大都住在高楼大厦,就不再扔屋顶了,改成摆放在供桌上当供品了。

中午,将糖粿、芋头饭、鱼肉、水果等摆在孩子睡的床上祭拜床母,以此祈祷孩子平安、聪明、健康成长。

并用糖粿、咸饭、三牲、瓜豆果品及上述的胭脂香粉等贡品供奉七娘妈,

中午十二点前,烧金纸时将备好的用彩纸扎糊的七娘轿或七娘亭一起烧掉,恭送七娘妈回天府。

家里孩子满十六岁后,很多闽南人还是会供七娘妈的,只是少了供床母及烧七娘轿这两项,其余做糖粿、烧咸饭什么的都一样。

06预测来年感情运

晚上,一家人吃完糖粿,家庭中的妇女和儿童都会跑到外面的空地上聚集,仰看织女、牛郎相会。

好奇心重的还会相约到葡萄架下,偷听牛郎和织女的情话,以此来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爱情运势。

大家一般要等到下雨才意犹未尽地回家。

这是七娘妈流眼泪,标志着一年一度的牛郎织女相会结束了。

印象中,七月初七这一天必定下雨,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会偶尔飘下一阵毛毛雨,于是传说更加神乎其神。

07结语

生活需要仪式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地的敬畏、对神佛的崇拜和感激,让闽南人把这一传统的节日看得特别隆重,过得热热闹闹的,并将代代相传。

#七夕节#

作者简介:本文原创作者天道酬勤,开设百家号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ltsy/1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