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湖州营造传承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m.39.net/pf/a_4633059.html
33集

营造传承

谢占强

湖州日报社副总编

庭院深深

对于传统园林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突出的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这两种主流形态。但是,这两者还是远远涵盖不了江南丰富的园林内涵与成就。广义的园林,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存在着众多可朝至夕归的邑郊风景点,佛教、道观的山川风景胜地,市镇村落扼风水关口的桥头、水口景点,南朝就始现于官衙的“郡圃”,会馆书院的园林等等。

这些园林多具有公共性质,不同于私家园林,我们没有理由忽视。我个人认为,湖州的园林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私家园林,比如南宋叶梦得的石林精舍、近代南浔的小莲庄等等,私家园林在湖州是有传统的。二是庙观园林,湖州多古寺,比如万寿寺、法华寺、古梅花观等都有不错的园林布置,尤其是金盖山的古梅花观还保存比较完整的庭院绿化,桂花树和紫薇花都非常有韵味。三是会馆式园林,最典型就是现存的钱业会馆、南浔镇区的丝业会馆等,都有园林的布置。四是公共性质的园林,比如古代的白洲、近郊风景区如岘山、碧浪湖等,进入近代以来出现新型的园林形式公园,比如吴兴公园(人民公园)由府衙园林改造,还有青年公园(莲花庄)等改革开放以来兴建了不少公园性质的新园林,莲花庄,飞英公园,菱湖双林练市等大镇都建有传统园林韵味的公园,至今依旧是古镇居民休憩娱乐的好去处。

自古以来,吴兴山水清远,气候温润,园林建设的自然条件极为优越。尤其是自六朝、隋唐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发达,园林艺术也逐渐兴起,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风格。

六朝时期,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北人南迁,江南地区出现了园林营建活动的第一次兴盛,当年的湖州也是豪族、名士聚居之处,山居别墅有了原始的开发,特别是士族理景活动尤为活跃。尽管名称不一,有墅、园、宅等称呼,但从其内容来看,都是实用为主的早期山林化园林,以自然风光为庄园主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六朝寺院之众,已为人所知。非城居化的寺院择点往往或在深山幽谷,或在自然水际。佛教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湖州近郊风景点的原始开发。

这一时期最出名的莫过于白蘋洲了。南朝梁吴兴太守柳恽一曲“汀洲采白,日落江南春”使之平添风雅。唐代颜真卿在湖州任刺史时,对白洲进行修整,并书柳太守《江南曲》于亭中。到了杨汉公为刺史时,重新疏通河渠,筑有白蘋、集芳、山光、朝霞、碧波五亭,白蘋洲掩藏在水光山色之间,成为湖州一处不可多得的人间胜境。远在洛阳为官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看到杨汉公给他寄来的白洲图,也惊叹:“这是什么地方,是人间吗?那么蓬莱仙境还有什么呢?”诗人欣然提笔写下了《白洲五亭记》。

古白蘋洲其地就在甘棠桥东、红门馆一带。柳恽在湖州开辟的“白蘋”意象,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有名的典故之一,历代很多诗人都写到了白蘋洲。比如温庭筠的《望江南》就有“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名句传唱千古。

中唐以来,湖州成为外放官吏和失意文士流连寄情的山水窟。皎然(苕溪草堂)、陆羽(青塘别业)、陆龟蒙(长兴震泽别业)等名家还在这里筑园归隐。这些别业和白蘋洲一样都是依托自然山水而少有人工雕琢,与后建的私家园林迥然相异。

两宋时期,湖州的园林建设迎来了一次高潮,尤其是私家园林的建造。无论是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造园的艺术水准和艺术风格,都达到了当时全国一流的水平。北宋时期,严格意义上的私家园林,应当是湖州南门内张氏的南园。该园原为北宋宝元年间知州事滕宗源以杨汉公白蘋洲为楷模而筑,后归北宋著名词人张先的父亲张维所有。

南园和白蘋洲一样都是临水而建造环境幽雅而气象恢宏。当时的吴兴太守马大卿曾与六位有声望的老人在南园雅集。聚会的主要内容是“人各赋诗”,应邀列席的北宋大教育家胡瑗特地为此写了一篇序言,记叙事情始末,事后刻成石碑,立在南园内。

词人张先晚年回到南园,创作了传世佳作《十咏图》。这张图不仅描绘了南园优雅的环境,还真实地记录当时名人雅士的文化活动。宋代藏书家陈振孙宝藏《十咏图》后曾题跋“遐想盛时生恨晚,恍如身在此园中神往无比。此画原为清宫收藏,溥仪以赏溥杰的名义将画盗出宫廷,后携至长春。伪满政权覆灭时,此画被窃,此后50年中不知下落。

年,在北京瀚海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中此画才再度面世。故宫博物院根据徐邦达、启功、刘九庵等专家的建议,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以万元竞价将此画购回,使这件国宝找到了它应有的归宿。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用这么多的钱保护一件国宝,用启功先生的话说:“两个字,值得。”

宋室南迁之后,湖州与杭州距离很近,受赵构及其宗室子弟热衷园林风气的影响,加上湖州本是江南富庶之城,文人墨客频繁往来于苕霅之间。童隽《江南园林志》称:“宋时江南园林,萃于吴兴。”

据周密(—)《癸辛杂识》记载,南宋时,湖城内外的私家园林有30余处,以私家园林为代表的造园活动,迎来了湖州园林历史上的全盛期。其中南沈尚书园、北沈尚书园、章参政嘉林园、赵府北园丁氏园、莲花庄、赵氏菊坡园、倪氏园、叶氏石林、俞氏园的声名享誉江南。叶梦得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叶氏石林跟白洲和南园临水而建不同,它是依山而建在弁山南麓,周围用万石环之,故取名为石林。

四周盛产杨梅,盛夏之际,果实累累十里飘香,美不胜收。叶氏石林对后代的影响至深,虽然在叶梦得过世后不久就荒废了,但历代都有文人来寻访,离叶梦得比较近的如范成大,近代的如叶梦得后人叶恭绰也曾经来弁山寻访石林旧迹。而苏州名园留园特意借用了叶梦得“石林精舍”的名字,建造了“石林小院”。

元朝时间比较短,湖州园林没有得到从容的发展,建树不多。但也有大批文人因受歧视,避居乡间,多利用天然山水,借以成景元代私园是两宋的一脉相传,园内的景物、命名以及文人审美趣味大体也是宋代园林的延续。

吴兴这一时期的众多的私家园林,在形式上大多遵循雅洁清秀的原则,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题,或精心布置太湖石,或引清泉,或凿深池,努力营造一种山清水秀、清泠可人的氛围。宋元之际,湖州私家园林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众多文人、画家、造园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如俞氏园的主人俞子清就是一个不错的文人画家,擅长竹石,“其胸中自有丘壑”,所以经营私家花园得心应手,其友袁说友曾赋诗《俞氏园》:“好景环涉院,名园得故家。楼高春带月,池曲晓催花。”

另外,当时湖州许多名人,都崇尚佛教,因此,他们在研习佛经的同时,还把聪明才智用在寺庙的建造上,为寺庙修建的园林化出谋划策、尽心尽力赵孟就是其中之一文人雅士造园的意境、手法和风格对私家园林建造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自唐宋以来湖州人文荟萃,诗文书画人才辈出,同时又出现了许多以造园为职业的匠师。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宋徽宗在汴京大兴“良岳”后垒石为山在造园中始成气候,“工人特出吴兴,谓之山匠,或亦朱之遗风”。山匠就是以造园垒石为职业的人,这种人在吴兴特别多,原因就在湖州北傍太湖,弁山所产花石因奇秀而为四方造园者所青睐。这样有文人雅士为造园策划,又有能工巧匠付诸实施,私家园林哪有不兴盛的道理呢?

明初到明中叶,因明太祖以节俭治国,全国范围内私家园林的发展都比较迟缓。从嘉靖前后开始,湖州造园理景始兴,园林呈普及化态势,这一时期湖州的私家园林营建的一大特点是园林进一步向市镇蔓延,市镇私家园林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与宋元相比,造景的成分逐渐加重,造景更趋精细。多经商与为官者的市镇是私家园林的荟萃之地,花木种植以异取胜,厅堂多邀社会名流题额,很多乃为炫富之举。明代湖州城郊的风景开发盛于宋元,旷景与奥景成为理景的趋向景点多靠近城市,可朝往夕返,当时即有众多的“八景”、“十景”之称。山水游记见多,景观多样化,自然景观中时时点缀寺庙、道观、园亭、墓塔之类的名胜,有时还与民俗社日集会相结合。

湖州南郊、北郊几条水路游览路线,串联起一些邻近的景点,形成稳定的旅游组团,大量的宗教山林理景,有名人题记与摩崖石刻,前人在此或题咏或居止或埋瘴,后人仰慕前贤,历代有所兴作,县治境域的原始旅游也更为兴盛。

此时的文人士子已将修造园林看做展示才华的手段,不管有钱或无钱,都想尽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发生了不少令人感慨的故事。明末清初浪迹江湖后寓居南浔的文人黄周星,十分向往拥有自己的园林,但又无力营构,于是就凭借想象为自己构筑了一座私家花园,一座天下最佳山水名胜汇为一体的名园。他撰写了《将就园记》一篇,在纸上虚构了黄周星园林。这座园林是在世间,又不在世间,在世外又不在世外,他的最终目的,想让世人知道,黄周星有座私家花园。

清朝延续明朝中叶开始的造园高潮期,直至光绪年间。在此期间,因丝业而盛的众多市镇,宅园建设还是保持了较大的增量。其中规模较大、艺术水平较高的当推南浔的庞氏宜园、张氏东园、刘氏小莲庄、张氏适园。其造园技术的高超.代表了湖州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只是受市镇人口增多,宅园面积不广所限,清中后期诸多营造的宅园,天然之趣有所减弱,较注重修饰,显富丽风格,市镇的邑郊景点渐多,桥梁、书院、牌坊、寺观、祠堂、风水楼阁、塔宇、路亭等理景莫不出现。

会馆公所或创建或修葺,这种兼有园林的行业建筑,也是晚清时期特有的建构类型。钱业会馆建于年,位于市内公园路80号。钱业会馆是清末湖州金融界办公、议事和祭拜财神的场所,西侧前后有武圣殿、玄坛宫,北部有财神阁、景行祠,东侧南部为园林,是江南最大的园林式会馆之一。这一时期的湖州园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中西合璧,以南浔大户人家的园林为代表。

晚清至民国时期,湖州的私家园林似乎像一位老人,失去年轻时代的朝气和活力,显露出衰老的迹象,但也不乏亮色。陆心源的潜园是晚清湖州私家花园的代表。潜园,湖州人称作“陆家花园”,是湖州名士陆心源于光绪年间所建的私家花园。名人登访、居住后,使得陆家花园的名声大振。从年起,钱恂、钱玄同先后人住园内,当时两位钱先生任教于湖州府中学堂,沈雁冰(茅盾)和他的同学们就常常出人潜园,一时间陆家花园内高谈阔论、笑声朗朗。

戴季陶人赘状元厅,小住一段时间后,举家搬入潜园租住,受夫人影响在此念佛读经。后来他做了民国政府显官后也常来小憩,并自号“潜园居士”,由此引来一大批民国大人物,张静江、胡汉民、廖仲恺、蒋介石、朱家骅造访潜园,潜园简直就像民国政府在湖州的交际处。抗战时期,湖州沦陷后,潜园内所有建筑物均被拆毁,一派萧条景象。

民国时期,内忧外患,国弱民穷,私园的兴建日渐衰微以庭院理景为主的私家同林显然已不是主流,偶有所建,其规模和装饰远逊于昔。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民主之风渐起,一种新的园林样式出现,公园应运而生民国十七年(),原知府衙门改建成吴兴公园重修墨妙亭,原红墙湾孔庙改建为第二公园。民国二十一年(),南京国民政府拨款,扩建陈英士墓园,并沿着碧浪湖筑英士公园。一些私园开始面向公共市民开放。建于年的嘉业堂藏书楼,以自然景观胜出,利用镇郊地域疏池置石,小筑亭阁,可视为公共游览的风景点。

历史走到年,新中国成立,园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展望前景,湖州园林迎来了当代的复兴湖州的园林,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历史上相当辉煌的园林,已经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之中,所幸的是,现存几处在旧园遗址重新建造、修缮的园林,虽然很难再现原貌,但匠心运作,颇可一观。

莲花庄(含潜园),位于湖州城东南隅,这里是湖州的一块风水宝地,湖光山色清远,天生丽质。历代在此修造人间胜境。宋代建有莫氏园,元代成为赵孟额的别业,明代逐渐荒废,晚清又建沈氏义庄,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改建为青年公园。年湖州人民政府将青年公园、潜园及其间苗木地连成一片重修莲花庄,由此莲花庄重获新生,占地亩,在江南诸多名园中亦算得上是大园。

莲花庄以水面为主,配以洲屿、曲廊、水榭等建筑,加上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点缀其中,活脱脱是江南古名园再生。可以说,江南园林的各要素在莲花庄均得到充分体现,在布局谋篇上既循旧法又有创新。园内中部布局紧凑,而南、北两部疏朗,空旷而不觉其大,步入园中游无倦意。在宽大的荷池水面上,建凉亭、跨拱桥、叠洲屿,既充满野趣,又不是一览无余,富有曲径通幽之感。另外,曲廊、漏窗的运用都很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园内弥漫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庄内建有松雪斋大雅堂、集芳园、晚清阁、鸥波亭、苕上辋川和题山楼等,观景生情,使人联想起历代文人雅士的风流倜傥和赵孟、管道昇的爱情诗韵。

诗文书画大家的墨宅点缀其中,如赵孟手书的大幅《吴兴赋》刻石,赵朴初题门额“莲花庄”,沙孟海题“题山楼”,方去疾题“印水山房”以及吴作人、黄苗子、吴小如、王秋野、冯其庸、郭仲选、钱仲联等撰写的对联,十分恰到好处地装点于各建筑物上,引导游人步人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家的名联佳句以及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那么纵然是花山柳水,也不能生色增辉。可见筑园者深谙造园三昧。

到潜园,花木可不看,假山可不攀,而古莲花庄镇庄之宝莲花峰须细细品味。据传,赵孟最钟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遍植芙蕖于园内,又从弁山谷中寻觅到这峰如含苞初放莲花的太湖石,将其矗立于园中,并亲笔篆书“莲花峰”三字。后来,陆心源修筑潜园,又觅得形态各异的四峰太湖石伴立于莲花峰两侧,人称“太湖五老峰”,观石见人,倒也贴切。

千甓亭庭院建于年,位于城内东街、月河街交汇处,是海内四大藏书家陆心源收藏古墓砖的地方,处在陆氏大院的南侧。千甓亭庭院占地多平方米,是典型的书斋式小庭院,原貌保护得相当好,从中可品味清末民初湖州私家园林的韵味。数米的高墙隔断车水马龙的街市,庭院内凿一小水池,池岸叠太湖石,竖几枝石笋,小桥流水、草木葱郁。在闹市区步入如此清幽恬静的地方,恍如到了另一世界。池旁有“四面厅”面积20多平方米,四周窗明几净,雕刻精美,门窗装配五色玻璃,地上铺彩色地砖,都是舶来品。厅后有西式两层小楼一幢,整个庭院布局合理,显得小巧玲珑。

晚清以来,私家花园受到西方的风俗景观、建筑格调影响,湖州的园林建造也有了改变。千甓亭庭院从建筑物形式上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私家花园。然而,文人士子总是试图保护清静质朴的园林风格,同时体现自己鲜明的园林品赏标准,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和趣味。西式小洋楼前北墙上嵌有法书碑刻二十余块,是《穰梨馆历代名人法书帖》的残存部分,可见苏轼、朱熹、文天祥、赵孟等手迹和主人陆心源的亲笔题识,小庭院内因此而弥漫着书香味。

钱业会馆建于年,位于市内公园路80号钱业会馆是清末湖州金融界办公、议事和祭拜财神的场所。西侧前后有武圣殿、玄坛宫,北部有财神阁、景行祠,东侧南部为园林,是江南最大的园林式会馆之一。南院又称作可园。庭院中间有“拜石草堂”,俗称四面厅。按传统构架建造,歇山顶、鸳鸯构,四周围廊。飞檐起翘。前面有水池、假山,有一条石径沿高墙曲折通往假山顶,山下幽洞相通,与水池连成一体,水榭三面临波,别具一格,水池前绿树成荫。四面厅的后面又有一座假山,一小亭站在山顶,玲珑可爱。

钱业会馆不是一般的私家花园,是湖州早期金融家议事、决策的地方,因此在建筑和摆设上无不透出富贵堂皇的气派。院东“经远堂”墙壁上的扇亭,十分精美,亭尖上饰有麒麟图案,象征吉祥如意,亭顶墙面上饰有象征福来的蝙蝠图案,雕刻之精细,令人叹服,“经远堂”楼上楼下的清代红木家具陈设做工十分考究。后院的“景行祠”是供奉有功于湖州钱业的诸神牌位的地方。景行祠的木雕更加精致,楼上的栏杆雕有铜钱图案,三个图案中刻着三出戏文,有福禄双全的寓意,廊轩顶上人物群雕活灵活现,整座景行祠就是一件巨型雕刻艺术品。

传统园林,除水石池沼外,建筑物如厅、堂、轩、亭、廊、榭都是构成园林的主要部分,然江南园林以幽静雅淡为主,故建筑物务求轻巧,方始相称,钱业会馆的建筑物多数雕刻精细,与不大的园林相得益彰,是城内唯一充满江南园林韵味的建筑群。

小莲庄,原为南浔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

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荷池南岸主体建筑“退修小榭”,临池而建,设计精巧,是江南水榭建筑的精品。此榭的溪曲廊连“养新德斋”,是主人的书房,因院内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厅”。荷池北岸外侧为鷓鸪溪,沿溪叠有假山并植矮竹护堤,堤上建有六角亭。

堤东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著名学者郑孝胥所书。荷池东岸,原建有“七十二鸳鸯楼”,抗战时被毁,其南侧有百年紫藤,似卧龙参天盘卷,枝叶茂密,伸达五曲桥顶,每到花季,即如紫色的彩带悬绕于桥顶,美不胜收。荷池西岸较高的建筑“东升阁”,是座西洋式的楼房,俗称“小姐楼”。室内用雕花圆柱装饰,壁炉取暖,窗的外层用百叶窗遮光,为法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西岸另建有“净香诗窟”,是主人与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

《话说湖州》

解读历史,传承文化,由湖州市委宣传部、湖州市社科联、湖州广播电视总台联手制作的社科人文大幕全新开启。《话说湖州》年开始,聚合社会各界资深专家学者,为您全面梳理湖州历史脉络,展示湖州人文精神,让我们在全新的视听感受中,一起了解那个不一样的湖州。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湖州社科联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gpsy/9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