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哪件大事上榜ldquo2

白癜风可以吃文蛤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4/5842313.html

就要来啦,你激动吗?

今天小编送你一份新年大礼:

“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成立氢能产业联盟”

上榜“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

新闻事件:

2月11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电网、东方电气、中船重工、航天科技、宝武钢铁、中国一汽等17家大型企业发起,相关领域50余家机构共同参与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

记者点评: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事关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作为国内首个由国家能源巨头挂帅、众多央企发起、50余家机构参与的国家级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联盟阵容之强大,前所未见。难怪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声称“我国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正在开启”;而作为联盟理事长的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则将年直接定义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元年”。

关于中国氢能联盟

你了解多少?

(点击回看:What?终极能源,来了!)

(点击回看:什么将是未来清洁能源之星?)

接下来跟随小编简要回顾一下~

中国氢能联盟

为了践行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加速提质发展,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年2月11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联盟由特大型能源中央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牵头,联合17家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材料等行业的大型企业、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发起,并邀请政、产、学、研及金融界50多家单位首批加入。

中国氢能联盟探索形成中国特色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模式,为国家制定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发展战略和实施路线图提供智库咨询建议;整合各方资源,吸纳社会资本,共同支撑和推动联盟成员产业技术创新;推动国家级和地方“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应用示范区”建设,促进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及应用技术的标准制定;提高社会公众对氢能产业的认知度,在国内形成有利于氢能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属于前瞻性新兴产业。中国氢能联盟成立后,一方面通过集聚相关产业在产、学、研各方面的技术资源,加强协同创新,统筹推动包括制氢、储运氢、加氢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加快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及市场协同,统筹指导联盟成员凝练自身研发与产业优势,在氢能利用技术、安全技术、氢能技术标准上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在国防、分布式能源、汽车动力、储能装备等方向的跨领域应用,建立融投资机制以吸引风险投资和发起基金,加速推广中国的氢能产业布局,共同推进中国氢能社会的构建。目前,联盟对于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产业发展的聚焦、聚力作用开始显现。

关于氢能

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氢能具有以下特点:

来源广泛

既可以借助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低碳化技术制取,也可以通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制备,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和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利器。

燃烧热值高

氢燃烧的热值高居各种燃料之冠,为液化石油气的2.5倍,为汽油的3倍。

清洁无污染

可循环利用,氢气无色、无味、无毒,燃烧生成水,水电解又可以生成氢,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清洁能源。

利用形式多

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直接产生电能,为燃料电池车、分布式发电设施提供动力,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

可储能

实现持续供应、远距离输送、快速补充。多种能源都可以转化为氢气,以压缩气态储氢、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碳质吸附储氢的方式储存起来,实现大规模稳定存储能源,缓解弃风弃光弃水等问题。

安全性好

正常情况下,氢气泄露安全性高于汽油泄露安全性。

燃料电池是高效清洁利用氢能的最佳工具,燃料电池技术是普及氢能利用的核心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开始在多个应用领域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创新是当今能源技术革命的重点方向。燃料电池适合为具有长距离、大功率、重载量需求特点的移动交通工具提供动力,可以与纯电驱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特点互补。氢能与其它储能方式及智能电网相结合,可以在能源生产侧,有效统筹电力和电量两个平衡,使电力供给更加协同高效,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储存-氢气再根据应用需求引导发电这样的流程,使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得到更大规模开发使用,使交通用能源得到有效补充;从能源消费侧看,可以让能源利用更加清洁,更加灵活,更好满足新一轮工业革命对能源的需求。

如今,我国已经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由先进能源技术逐步提升到战略性能源技术高度。为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年)》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列入“20个重点创新方向之一”。

年3月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颁布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年)》,并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提出15项重点创新任务,其中包括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战略方向包括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先进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

年6月

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制造—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中燃料电池列入重点发展的十五大领域。

年12月

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燃料电池汽车可以继续享受免征购置税至年底。

年2月

财政部等四部委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在其他新能源车型补贴作大幅调整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仍保持高额补贴支持,其中,乘用车最高20万元,轻型客车、货车最高30万元,大中型客车、中重型物流车最高50万元。上海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地方补贴仍保持最高1:1的比例。

年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

年10月11日,在国家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指导下,由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举办,国家能源集团承办的“年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召开。

此次峰会是今年2月成立的中国氢能联盟举办的第一次行业盛会。涉及我国能源生产、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材料等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及专业技术人员以中国氢能联盟为平台,通过论坛聚焦氢能产业发展,集思广益,探讨形成更加完善有效的顶层设计思路,同时凝聚氢能源与燃料电池行业创新前沿力量,促进整个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交流合作,统筹协调产业链上各环节资源,全面助力提升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技术的市场成熟度和国际竞争力,为构建中国特色氢能社会的进程提质提速。

论坛同步发布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氢是二次能源,作为能源载体具有显著的优势,氢能的广泛应用将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目前燃料电池实现了技术突破,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是目前氢能发展的强劲动力,未来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要达到10%,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

报告认为,中国是第一产氢大国,具有丰富的氢源基础,电解水制氢与煤制氢+CCS是未来中远期的主要制氢技术路线。利用我国丰富的煤资源与可再生资源,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煤制氢+CCS具有经济可行性,完全可支撑我国中远期氢能发展的愿景。

报告认为,氢能产业链包括从制氢到氢的使用,具有产业链长、路径多等特点,交通领域是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初期应用的主要市场。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将是继煤和蒸汽机、石油和内燃机之后的第三代主要车用能源动力组合,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全球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刚起步,交通领域是重要突破口,产业发展机会巨大。与美国和日本不同,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优先发展的是长续航里程运营型汽车市场。我国氢能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应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迅速布局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加大产业链薄弱环节及关键技术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

报告从政策、技术、装备、标准与法规四个方面梳理了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现状与瓶颈,提出了“一大平台,六项举措”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行动计划建议: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中国氢能联盟发挥合力最大的平台优势,六项举措全面发力,助推氢能产业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

一是

提出体制机制、财税和产业政策建议,协助国家主管部门编制国家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协同发展路线图与实施方案;

二是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联合氢能产业链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布局建设我国氢能基础设施;

三是

推动国家级氢能源及燃料电池试验示范区建设(省域规模),通过大规模的氢能应用,验证氢能产业技术路线,探索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商业推广模式;

四是

筹建国家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专注于制氢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储运加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燃料电池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策划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国家重大专项,培养氢能领域高端科研人才;

五是

牵头制定包括加氢站、车载储氢瓶、氢能供应链、燃料电池在内的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技术标准;

六是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国际产业联盟等,强化国际合作。

论坛还围绕氢能源在交通、发电、储能等领域的综合应用,低成本规模化氢气制取、储运、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全产业链重大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所带来的氢能产业聚集效应也将带动海南产业升级,促成海南省打造氢能产业示范试验区,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的步伐,实现年全面全域汽车清洁能源化目标,建成国际首创的清洁能源汽车生态之岛,建成开放、共享的清洁能源汽车示范之岛,建成可持续发展、跨界协同的清洁能源汽车创新之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据了解,“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是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能源周刊》秉承“览能源业界风云,为决策提供参考”的办刊理念,再邀业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本着“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原则遴选出的,也是《经济参考报·能源周刊》自年以来连续第15年推出年度能源十大新闻。

最后,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看看“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gpsy/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