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日不上坟,酉时不扫墓,清明何时扫墓

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转眼间,春风送走了三月,迎来了春意盎然的四月。四月之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的节日——清明节,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是自然与人文兼具的节日,每到清明节前后,人们都会通过上坟祭祖的节日,来表达孝道与怀缅之情。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祭祀节日,上坟祭祖是有不少习俗和讲究的,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肯定是祭扫相关的习俗和规矩。

在我们当地,老人常说的“破日不上坟,酉时不扫墓”,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清明节能上坟吗?上坟时间有什么讲究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讲一下,4月4日就是清明节了,老讲究和老传统最好了解清楚。

“破日不上坟”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古代,民间一直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认为一年四季由建神、除神、满神、平神、定神、执神、破神、危神、成神、收神、开神、避神这十二位神仙来守护百姓,这十二位神仙每日轮流值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十二建神”。

在我国民间传统中,古人在盖房子、娶亲等做重要事的时候,会看一下黄历,也就是确定一下当天值班的神仙是哪一位,是否为吉日。人们常说的“出门没看黄历”,说的就是如此。

在我国择日的传统文化中,认为开、除、定、执、危、成,这6日为吉日,而建、满、平、破、收和避,这六日则被看作是次吉、平或者凶日,因此在做重要的事情前,都会看好日子,选择吉日来完成,图个吉利。

在古籍《淮南子》中有句话为“建辰,则辰为建,戌为破”,而今年的清明节正是戊戌日,也就对应的“破日”,即为破神为这日的守护神。另外民间有“破日万事皆为凶”,古人认为破神当值的日子是凶日,而上坟不免会动土翻新或者给旧坟添新土,这些都涉及到了动土,因此古人会避开破日上坟,希望讨个好彩头。

其实清明节上坟祭祖,也不一定非要在清明节这天来完成,在清明节的前后一周都是可以的。不少人都会因为工作、破日等原因,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清明节祭祖的时间。

虽然现在看来这好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没有科学依据,但这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人们对先祖的敬畏与怀缅,有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信不信则看自己。

“酉时不扫墓”是什么意思?

了解“破日不上坟”的意思后,接下来在看看“酉时不扫墓”的含义。

清明上坟祭扫不仅要看日子,具体的时辰也要看的。民谚中的“酉时不扫墓”说的就是一天中酉时是不适合扫墓的。

在古代一天被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现在的2个小时为一个时辰,算下来酉时对应的就是17点到19点。

在传统文化中,古人认为清明祭扫一定在酉时之前完成,因为酉时太阳西落,天气逐渐暗下来,阴气比较重,容易让人强烈的恐惧感,通俗的讲也就是酉时,也就是下午5点就不要再去上坟扫墓了。

其实“酉时不扫墓”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有实际意义的,通常上坟去野外或者上山,周围的植被也比较多,虽然现在已经是春天,但是昼夜温差还是比较大的,5点之后天气已经渐凉,身体可能会受冷风吹出现感冒等不适,加上摸黑去野外或者上山,也是比较危险的,特别是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和幼儿,会多有不便,归根结底古人想出了这样的说法还是为了大家的健康与安全。

清明节除了上坟祭祖的时间要清楚,还有这两样东西要带着。

一、2带1:酒水贡品

在我国的传统中祭祀都会用到酒水和贡品,清明节祭扫时在清理完坟前的杂草后,一般都会摆上三杯酒水,代表着“三生齐全”,然后再摆上三五中贡品,像当季的水果、糕点等,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思念。

2:香烛纸钱

除了酒水贡品,香烛纸钱也是清明祭祖要准备的。按照传统说法,点燃香烛是向逝者发信号,让其知道子孙来祭拜了,准备收纸钱。之后就是要将准备的纸钱、元宝等烧掉,这样先人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有钱花、生活富裕,不被欺负。不管这些说法有无科学依据,都是后辈对逝去亲人的孝敬之情。

马上都要清明节了,一般家中的老人都会嘱咐,放学下班回家后要直接回家,最好不要走夜路。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

我是福小桃,每天都会分享文章,如果你与我一样爱好美食与生活,就动动手指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gpsy/13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