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普惠大众,政府应做什么

在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多位权威人士针对政府应当如何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发表了看法

普惠金融,如何实现“普”?

针对普惠金融的核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吴晓球认为,普惠金融的核心首先是普,其次才是惠。要解决普的问题,首先要进行改革,金融的普惠性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得以实现,金融服务面的扩展也要通过这两条途径的拓展来得以提升:第一,推进中国金融结构性的改革,要把一些面向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的相应的金融机构发展起来,同时大机构里的一些体制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这就是所谓的金融体制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第二,金融业态要变化。金融业态变化的核心是金融科技的渗透和普及,没有金融科技的渗透和颠覆重构传统金融,金融的普惠性也很难实现。通过金融的结构性调整和金融业态的变化,以及金融科技的进步,如此才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国金融的普惠性。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认为,银行是服务行业,具有社会属性,在发挥传统金融优势的基础上,要做好新金融的加法,依托新平台,构建新生态,广泛融入各类生产生活场景,精准解决社会的痛点和难点问题,赋予社会经济活动主体新的生产力量,为普罗大众提供无处不在、精准直达的温暖服务,适应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风险控制。近年来,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搭建技术与数据驱动的风控体系,设计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线上金融产品,已成为各类供给主体破局普惠金融的共识。

普惠金融要真正惠及人民,必然离不开对弱势群体的覆盖。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潘光伟认为,普惠金融的发展要不断提升改进服务,首先要向加大力度、延伸广度、扩展深度、增强厚度的方向持续优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其次,要通过更多的双级联动,村口银行,惠民贷等多种形式助力精准扶贫,增加对“三农”的金融供给,达到金融服务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目的。第三,要推动绿色低碳的乡村振兴建设,助力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最后,要继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为残疾人士和特殊人群提供有凝聚力的金融服务,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银行。

普惠金融,如何实现“惠”?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要让普惠金融惠及人民,政府首先要做到从农信社改革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每一步改革推进的阶段上,都力求设立最好的激励机制,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推进普惠金融的时候,国务院、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其他监管部门合作,通过和其他国家比较和借鉴,推出指标体;和绿色金融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第二要正确引导数字经济,数字和网络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三是要解决面临的挑战,包括基础设施,普惠金融的机构要明确自己的信息优势、如何降低风险、详细考察激励机制这四大问题。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科学推进普惠金融建设,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供给的层次性,注重发挥普惠金融领域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头雁效应”和新兴业态主体的“鲶鱼效应”,进一步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竞争性的普惠金融供给格局。二是进一步突出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三是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模式的可持续性。四是进一步强化普惠金融主体的责任性,切实做到在“卖者尽责”基础上实现“买者自负”。五是进一步增强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性,积极践行国际共识做法,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双边、多边的普惠金融示范性合作项目,同时梳理总结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和治理经验。

政府应当如何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

谈及货币政策如何支持普惠金融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指出,首先是定向降准,对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适用比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使他们能有更多资金来支持普惠金融事业。此外,央行还根据相关条件,发放支农支小和扶贫再贷款,使得相关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解决流动性问题、资金问题,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事业。王信分享了台州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一是打造金融服务信用共享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利用一些重要的信息,即“三品三表”来判断农户或企业信用的状况,“三品”即企业家的人品、产品、抵押品,“三表”即电表、水表和海关报表。下一步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实验区的发展,大力支持数字普惠金融事业。

政府一方面对普惠金融给予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其风险,构建负责任金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健认为,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是普惠金融发生颠覆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不过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不负责任的数字化会放大或扩散风险,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从数字鸿沟的角度看,很多被金融排斥的对象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被拉到金融包容里,可能又因为不负责任的数字技术运用,再次被金融排斥。在余文健看来,构建负责任金融有三个支柱,分别是金融教育,金融机构的自律,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具体来看,金融教育要求消费者自己要有认识、判断和决策的能力。金融机构的自律需要各家机构设立消保部门,在董事会层面、经营层层面、内容层面也要有相应的点,并有专门处理客户投诉的部门。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方面,不管是央行,银保监会,还是证监会,都有投诉热线,也会定期公布这方面的案例警示。

本文由文柳依综述,刊发于《国际融资》杂志.12期

◆家里要有点现金储备,请大家有点心眼!◆震惊!美国居然出现百年安徽黄村老宅!这是怎么做到的?◆华为预测6年后的世界,不可思议!◆美国研究发现:说真话使人健康!◆中国最神秘的20种现象,至今都是谜!◆哲思

有一种智慧,叫不纠缠、不较劲◆谢谢这世间,所有不动声色的善良◆学霸家族三代人的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缺什么?                







































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应吃什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bksy/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