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话背后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在过去,农民的生活一直都没有保证,那时候农民每天都要在农田里不断的忙活,为的就是让自己有口饭吃。在那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里,农民的休闲时间可能只有吃饭的时候,每家每户端个碗聚到一起,讲述着一天劳作中的生活感悟。通过语言的传递感受着各自的充实和快乐,但孩子最喜爱的还是听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讲着各种俗语,打开孩子们新视野的大门。那么“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句俗语有什么讲究呢?在中秋节的时候各地都会进行欢庆,在这一天很多农民都会从大城市中赶回家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团团圆圆。在中秋节的时候有着各种习俗,比如说孩子们最期待的月饼。这时候不仅要自家食用,还要摆放着各种贡品如桃子、月饼、苹果等,准备好一个祭台后就会进行拜月活动。但拜月也是有讲究的,毕竟月亮代表阴柔之美,多形容女子。因此男人是不能进行拜月的,毕竟在父系社会中,男人则是家里的顶梁柱,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也代表着阳刚与正气。当然在过去月亮也是嫦娥的化身,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间多有传说,虽然版本不同,但一直都离不开嫦娥这个神话人物。大家都知道嫦娥是一个女神,男人如果对其进行跪拜,那就是侮辱神灵的表现,这样嫦娥就会不高兴,所以男人是不能拜月的。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男不拜月”说的是七夕节,这一天妇女都会进行叩拜,但男人是排除在外的。要知道七夕节在过去也称为是乞巧节,专门为妇女准备的。腊月三十三则是一年一度的祭灶习俗,在这一天农民都会准备好祭品进行祭祀活动。但在祭祀的时候女人是不能参与到其中的。因为祭灶的对象则是炎帝,大家都知道炎帝是一个男性的化身。如果女人去祭拜的话,自然就会有心怀不正的一面,这样也会侮辱神灵。但从这个习俗中就能够看到过去女性的地位比较低。其实妇女才是最有资格祭拜的,女人每天都会和灶台打交道,忙着劈柴做饭,那岂不是每天都和炎帝接触?当然现在在农村,这些习俗几乎都已经消失不见了,但是说白了,其实这些都是农民对未来的生活的期盼和寄托。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农村关于男女习俗的农谚吗?不妨留言一起分享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wzsy/1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