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网红专题报告严肃经济背后的娱乐升级

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1027/159089.html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多元金融

金融网红专题报告

严肃经济背后的娱乐升级

主要观点金融网红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需求端:经济下滑,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为排遣忧郁对娱乐的需求增加,对娱乐口味的程度加重,对主流的“精英”形象开始抵触,寻求民间高手、网络大V等获得心理补偿,同时成为众多粉丝的一员增加群体性认同带来的安全感。供给端:金融机构竞争趋于激烈,同时受到互联网金融企业和fintech的挑战,开始另辟蹊径利用互联网打造新的品牌和形象,如国金证券的“佣金宝”昵称“宝宝”在微博上与粉丝亲切互动,俨然也是“网红”。而众多独立经济学家、评论员甚至草根群众凭借发达的自媒体也很快能自成一派,并形成盈利模式。

金融网红的模式:大平台+大流量+强IP。

由于证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服务差异化还不足够大,因而依靠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金融网红IP更容易吸引和聚集粉丝客户。我们可以大致可以描述金融网红的主要模式为:通过一定渠道或平台积累人气,形成市场影响力,通过内容价值获得认可,形成观点接受度,最后将粉丝引流至商业公司,在线下将粉丝价值变现,即大平台+大流量+强IP。

变现模式:与金融机构合作是主流。

金融网红的变现方式包括:1、会员收费制;2、发行私募基金产品进入资产管理行业;3、与券商合作进行导流和开户等业务。目前上市券商每1%的股票交易市场份额对应的市值中值在亿元左右,考虑其中一半价值体现在经纪业务上,1%的份额价值约亿元。我们假设一个拥有万粉丝的金融网红,如果其能将10%的粉丝即10万人转化为券商客户,相当于目前经纪业务市场0.1%的份额,则对应的市场价值在15亿元,如果转化率能超过50%,则其价值接近75亿元。

金融网红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以个人为主的网红将面临运营成本高企、自我更新难度加大等障碍,在粉丝达到一定规模后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变现是主流的选择,而证券公司等也开始积极在零售经纪和资管业务层面进行创新和引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我们认为金融网红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三个方向:商业机构将侧重进打造公司Logo,形成品牌效应;搭建UGC开放平台,实现流量导入;现有投顾和研究所的再包装,注入新活力。

投资建议

目前同花顺已经开始打造“i策略”平台,吸引专业人员在其平台上打造个人策略,东方财富的股吧和天天基金网有足够多的用户和基础内容培育自己的网红,而不少激进的券商也在发掘投顾的个人品牌效应,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wzsy/11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