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退却未名湖畔象牙之塔远涉重洋回到美国纽约?
一个温婉两江女子为何职场中盘杀入曼哈顿狼群?
又如何在华尔街之巅大摩做到“山高我为峰”?
上海,北京,纽约......
一波人生,三折故事,
珠珠声磬落玉盘,
谁说女子不如男?
黄清二色漪江南。
黄清漪,现任美国顶级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股票(Equity)研究部门的执行总经理(ExecutiveDirector),从事量化基本面研究。她基于人工智能,用机器深度学习股票研究报告,开发股票交易策略,并跑赢大盘,在业界引起轰动。年她被CNBC、华尔街日报连续报道。
一入复旦黄清漪,出生在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江苏江阴。名字“清漪”,取自皇家林园颐和园的前名。与她交谈,确如泛舟在那所园林的昆明湖碧波之中,清新自然,日常琐烦杳如黄雀。
从小她就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师口中的小榜样。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一路重点学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本着当年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宗旨,考进复旦大学文理学院,未几转入商科。数年后到美国留学,获得统计学硕士。偶然的机缘,被一位学市场营销的师姐“勾引”,到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SchoolofManagement)读了市场营销学博士。
(在西北大学求学时和“现代营销之父”PhilipKotler教授合影)儿时的记忆,对黄清漪来说,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幸福感。母亲是中学英语教师,父亲是一个永远在学习的人,从老师做到校长,然后去企业做销售,又去了政府机关,后来再回到企业。
“爸爸把热爱学习,勇敢适应新环境的精神言传身教给了我们”。黄清漪不无骄傲地说。作为家里的小妹妹,除了有父母的宠爱,她还有大哥的启发与导引。
哥哥黄瀛灏是小有名气的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年火爆中国的第一部美食纪录片《味道中国》就是出自他之手。当黄清漪回忆原生家庭的时候,除了感受温暖以外,还有哥哥引入的纪录片里呈现的世间百态和真实的喜怒哀乐。
她说,人生有时需要像水一样,流动柔软,适应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能和她的父亲一样随遇而安,立于不败之地。
她和先生在复旦相识,同系又同乡,很有缘分。她开玩笑地说,“大学都没干别的,光谈恋爱了”,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夫妻俩都能静下来专注事业,也喜欢临时起意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去AAA拿地图出远门,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服务后,顺口问一句,“你们什么时候启程呀?”
“现在。”她的回答,惊得工作人员半天说不出话来。
初放光华年,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缘于对祖国的不舍,黄清漪和先生筹划回国发展。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
光华的时光无比美好,系主任是早年海归的教授,延揽了一群曾经在海外深造,又回国报效的杰出人才。老教授们也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自由,非常尊重他们的意见,尽量给出最宽松的学术环境。
光华同道们朝气蓬勃,激情四射,心中充满了理想。时常,“一群年轻教授们奋战到半夜后一同去吃宵夜”。
光华期间,她成果斐然,很多论文登上业内著名的《市场营销研究学刊》。
黄清漪印象最深的是北大学生,百年燕园聚集了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精英荟萃,富有创造力和思考力。
如今,离远北京千万里的黄清漪惊喜地发现,合作的客户,不乏当年在北大的学生,他们时常会主动自我介绍,“当年选过您的课。”讲到这儿,她会心地笑了。
桃李几时累硕果,人生何处不相逢。
绽露华尔街
年,由于家庭原因,黄清漪忍痛告别北大,重返美国纽约。
在纽约这个金融大都市,大学的教职可遇而不可求。凭着多年的研究实力,她应聘进入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固定收益交易平台,开始了商界新的历程。
对于黄清漪而言,这是一次重大人生转折。
不仅有中美之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更有从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学术界到精于算计、睚眦必报、崇尚丛林法则的华尔街的巨变。相对以前宁静的教授生活,交易所无比嘈杂。虽然曾经在美国留学,但黄清漪从未有过在美国工作的经历,更何况一步踏入竞争激烈到几近野蛮的华尔街,压力山大。
幸运的是,她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尤其是华人朋友的热心帮助。很多在公司里经验丰富的朋友都为她答疑解惑,帮助她适应这天壤之别的变化。
“市场营销学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营销心理学,另一个方向是数据驱动市场营销”。黄清漪属于第二个方向,以量化模型为主,研究方向为数据驱动市场营销、市场准入策略、贝叶斯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等。
她静下心来,努力吸取新的金融知识,很快在快节奏的交易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交易平台的工作经历让她变得坚强,随时提醒自己走出舒适圈。
如今,步入管理层的她和先生,总是尽其所能地帮助和提拔周围的华人,像犹太人和印度人那样扶掖同文同种的族裔。
咬定“人工智能”金融危机后,投行的严冬一直处于慢慢复苏期,整个公司里出现了一轮轮调整。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黄清漪,公司里的股票(Equity)研究部门设立了一个全新的量化职务,旨在结合现代量化模型和传统的股票基本面分析。她曾经有过学术界的工作经历,也有过交易平台量化建模的经验,背景契合度很高。虽然谁也不清楚这个新职务到底会遇到什么挑战,将来是否会成功,她还是勇敢主动地转到了新的部门。
最初,只有她一个人做股票量化基本面研究。随着研究项目前景的逐渐清晰,得到的各方资源也越来越多,她领导的小组也逐步扩大。他们的研究项目,旨在结合人工智能和各类量化模型与股票基本面的研究。人工智能是当前的热门话题,经常出现在各行各业的视野里,也是金融界的热点,但是很少有合适的实际应用,让这个“在半空中闪亮的方向”落到实地。
他们的项目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点。用机器自动学习股票分析员的报告和文章,产生信心指数,以此判断应该买入还是卖出某只股票,很有趣而且实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大金融公司每天都产生成千上万的研究报告。
人阅读一份报告,需要大约半个小时,而机器却只需不到一秒,甚至,纳秒级别的时间。这种用机器学习报告的算法得出的全新的操盘策略,稳定高出美国SP指数回报率。
这些研究硕果,成功地将人工智能有效地运用到寻找股票的阿尔法的策略中,获得金融界、客户与世界媒体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