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部美国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由一个普通的医疗器械推销员,变成了纵横金融界的百万富翁。
其中的故事坎坷而动人,主人公当时事业一无所成,妻子离他而去,身无分文被房东赶走,儿子跟着父亲一起流落街头。但正是这样,一个被社会视为失败的男人面对压力、无奈、抗争继续为幸福而拼搏。
我为之动容,也开始重新看待自己,我不可以再轻易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终于我也品偿到了这种幸福。
我是个凡事喜欢一拍脑门的人,来到多伦多也纯属巧合。
登陆2个月,找到一份Sales的工作,之前听说没有本地经验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当我去面试的时候,公司负责人根本就没有提任何经验的问题,直接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他并表示公司的已有的合同可以保证2年的工作机会。
干了没俩月,与我同时开工的一位菲国小姐被炒了。只剩得我和一位俄罗斯的移民(后面还会谈到他)和7、8个本地人。不过我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我还在会上被老板重点表扬。
虽然赚的不多,虽然远离亲戚朋友有些孤独,但是每次看到家里怀孕4个多月的老婆,我都觉得生活忙碌又满足。
5个月的时候,老板给了两张hockey的门票,还特意交代不要告诉任何人,因为只有两张。我带了老婆去看,虽然坐到了很后的位子,但当时68/张还是付不起的。
然而就在6个月的时候,我也被炒了,虽然有EI,但是老板把我客户的资源都抓到了手里,吃干抹净就走了。我虽然愤慨,但是只得重新开始。
在很多技术移民眼里,重新做回在原居地的专业似乎是最好的出路。但也有一些人来加拿大后转变观念,愿意考一个与原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牌照(License),做比国内的职称低,但收入不错的技术工。
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做回以前做过的专业工作,还是从实际出发,考个技术牌照,安安稳稳过日子?每个人的实力不同,追求也不同。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加拿大,白领不一定比蓝领收入高,技术工人的收入可能会比工程师高。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听听这些拿到技术牌照的新移民的故事,可能对很多读者选择职业的思路有所启发。
毕竟,除了干事业,过好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EI快领完的时候,HRDC来电话询问我找工作的情况并要求去他们的办公地点面谈。我准备了不少在找工作的证据去了,结果她什么都没看只是问我需不需要TRAINING,我一想,如果TRAINING之后能找到工作,那也很好,于是我找了份零工,边工作边跟着王老师学着考水工牌照。
培训一个月后,我顺利的一次考过了水工牌照,在王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时薪30的工作,完成了养家糊口的目标。
水工在加拿大作为蓝领行业中的一员,一直以就业情况良好,收入待遇较高而深受广大移民的青睐。
我做的是轻松一点的技术工人,勉强算是蓝领的一员,并且福利和工资确实是高,这也让我对工作的忧虑彻底打消了。
而且因为报税状况不错,又顺利申请到岳父丈母娘探亲访问。宝宝有人照顾,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有了工作基础,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