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对金融业做一个大概介绍,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专业人士请绕道。
先给一个简单的定义,金融业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服务的行业。一边是资金的提供者,一边是资金的需求者,金融业就是给双方提供渠道或者配套服务。
金融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供给资金的性质不一样,而需求者也不同,所以根据监管要求会有不同的渠道。所谓监管,就是作为金融机构,你的钱可以从哪里来,可以用到哪里去。
大概来说,资金提供者所提供的资金可以分为储蓄和投资两类,储蓄要求保本保息,投资不一定保本,而且收益不确定。资金需求者的融资形式也可以分为两类,债权和股权,通过债权融资,需要还本付息,而通过股权融资,需要分红。
作为资金提供者可以怎么提供资金呢?
最简单的是存到银行,比如活期、定期、大额存单等,这属于储蓄存款。银行只能将存款直接放贷给个人或者企业,这也是中国金融业最基础的业务。
然后是购买银行理财,这跟普通存款不一样,理财带有投资性质,所以并不都是保本保息。理财资金不可以拿去直接放贷,而是去投资债券、股票,或者通过证券、信托、基金投入金融市场或者实体企业,当然也可以购买同业理财。
除了银行可以购买理财产品外,证券公司也可以买理财,这跟银行理财差不多,只不过发起和管理机构不一样。
你还可以自己直接投资,比如炒股、炒外汇、炒期货、买债、买黄金,或者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这时候,金融机构更多的是提供配套服务,因为你的钱并没有以储蓄或者投资的形式给到他们。
当然,炒股的时候,证券公司可能会给你配资,也就是借钱给你炒股,这时候你就成为资金的需求者了。比如你自己有万,证券公司借给你万,一共万去买股票。如果亏到万,证券公司会平仓,也就是把所有股票卖出去,因为再亏就会亏到证券公司的钱,当然利息也要收,而赚了的话,除了利息,钱都归你。
如果你不够专业,那么可以购买基金,让基金公司帮你去投资。基金分为公募和私募,公募规模较大,申购起点低,团队实力强,私募规模较小,申购起点高,团队实力不一定弱。比如公募和私募都去投资股票,公募由于规模大,所以操作相对稳健,就像开客车,而私募规模小,操作比较大胆,就像开赛车。
基金公司利用募集的钱,可以投资债券、股票等,投资债券的收益会低一些,但是风险小,投资股票的有涨有跌,而有的基金会都投资一点,这就是混合型基金。而私募基金除了投资这些外,还可以直接投资某个项目,或者非上市公司股权。
保险也是投资渠道之一,当然保障方面的属于消费,但是现在很多保险都有投资理财功能。而这些资金最终也可以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市场产品。
至于投资P2P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收益较高,但是风险较大,因为P2P平台对资金的使用不太规范,监管也不到位,有点像互联网的高利贷。
作为资金需求者可以怎么得到资金呢?
首先,最直接最方便的是找银行贷款,这属于债权,需要还本付息,相对来说,从银行取得的资金成本较低。
还可以通过私募、信托取得贷款,也可以向股东借款,甚至找民间高利贷。
如果企业能够得到市场认可,可以发行债券、票据等,直接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保证还本付息。发行方式可以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而投资者可以是个人或者机构。
还有一种操作叫资产证券化,这里的资产是指未来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标的,可以是银行的信贷资产、企业的应收账款、房租、停车费、物业费等,只要你拥有这样的资产,就能以此为基础,发行有价证券进行融资。
比如现在提倡以租代售,如果一家房企拥有一栋物业,每个月可以产生稳定的租金,那么这家房企就能向市场发行证券,投资者花钱购买,房企就可以融到一笔钱,而投资者拿着证券,就可以按约定向房企要求还本付息。
以上都是债权关系的融资,也就是借贷,还有一种股权关系的融资,那就是投资。股权投资并不要求还本付息,而是靠分红或者退出来获利。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来融资,只不过上市公司有公开交易股权的平台,融资更加方便。
以上就是对金融业的简单介绍,不足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