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应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家俱乐部邀请,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做客金融家俱乐部第82期主题沙龙暨第二十五期“上海金融家沙龙”,演讲“风险——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这是他自年7月卸职建行董事长后的第一场学术分享。本期沙龙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骆玉鼎教授主持。
主讲人:王洪章
回顾银行的发展史是一部金融与风险不断博弈的历史,也是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相互伴随的历史。王洪章从新西兰、巴黎、日本、英国等银行的金融风险案例谈起,再将中国的金融风险历程娓娓道来,经历了年治理“三乱”到年亚洲金融危机,再到年治理整顿,成立银监会改革监管体制。同时,他回顾了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直到去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仍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加强金融监管。
综合以上回顾,他总结出一些规律:第一,金融风险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有不同显现。一副药不能治所有病,要对金融风险产生、发展、原因进行深刻分析和了解。第二,金融风险集聚引起中央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第三,每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会调整监管职责,所以出现金融风险时首先应对监管进行反思。
沙龙现场
关于当前的金融风险,他提出四个方面的启示:第一,中国银行业的金融转型方兴未艾,随之带动起来的全面风险转型已经迫于眉睫。第二,业务战略和模式创新层出不穷,风险管理却在后“裸奔”。第三,渐进式的小修小补已无济于事,银行需要从战略、治理、流程、人才和系统模型方面展开全面风险转型。第四,风险转型成功将会收获丰厚回报,没有风险就没有报酬。现今反思中国银行业,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金融危机考验,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风险管理培训,更没有重大金融危机处理经验,而这正是亟需补课的方面。
合影(左:骆玉鼎右:王洪章)
谈及对监管的认识,他认为,国际上没有最好的监管体制,用何种监管体制需要分析和研究。监管理念要正确,监管职责要更加明确,监管职责是保证金融业务稳定运行,而不是着重资金投向或者一味地鼓励金融创新。监管目标是保护存款人、投资人、保险人、信托人利益,一切要围绕这个目标履行尽管职责。
最后,他以王阳明的一句话作为结语——“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风险主题进一步展开提问,包括如何主动控制风险,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对于金融风险防范的要求等,本次沙龙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
上财金融家俱乐部驱动思想引擎传播商业文明
金融家俱乐部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非营利性公益项目,自年10月成立以来,秉持前瞻性、思想性和建设性,在全球金融一体化以及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下,开辟出一个金融思想的出发地。金融家俱乐部积极传播商业文明,旨在为金融界人士提供一个传递最新金融资讯、解读前沿金融问题、交流当下业内信息的高端对话平台,促进金融界人士思想的互动与交锋,推进上海乃至全国金融业的成长与发展。金融家俱乐部会员由金融行业高管、知名企业VP以上高管人员组成。金融家俱乐部定期的沙龙、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均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