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军(FMBA级)东方藏山执行总裁
现担任东方藏山执行总裁,负责管理国内房地产投融资业务业务,担任经管房地产协会秘书长、兼任校友组织同学会秘书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周星驰电影里的这句话,本意是强调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要给自己一个熬下去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梦想”。
○王耀军也一样,用他自己的话说:“每隔3年,就要给自己一个梦想,就要折腾一次。每次都像凤凰涅槃,都要蜕一层皮。”
王耀军摄影作品
3年之咒几乎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
王耀军本科学的是成本管理专业,年毕业进入了时称地产四小龙“招保万金”的金地,从事与所学专业匹配的成本管理部工作,在深圳公司整整做了三年的地产招投标、预决算业务。
3年后,金地在广东省的第一个子公司-东莞公司-成立,年仅25岁的王耀军被委任东莞公司成本部负责人,新公司、新部门,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周围的下属基本都比自己的年长,更让他在组织协调过程中无时无刻都面临着无形的挑战。
第二个3年后,王耀军面对着人生第一次猎头高薪的诱惑,几经反复,最终选择留在金地,从东莞回到深圳集团总部。他到现在都感谢这次选择,集团的业务视野提升了他的格局,在集团领导的指点下,也让他接触和了解到了清华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举办的金融财务MBA项目,尽管那时学费对毕业没几年就背上房贷的他并不是小数目,但他仍义无反顾的参加笔试、面试,从此与FMBA结下了不解之缘。
FMBA毕业后,刚好是第三个3年,王耀军又想折腾了,在争取领导的支持下,他跨行业进入金地在北京的金融投资子公司-稳盛投资-开始了金融的相关工作。跨行业将他“把自己逼到了绝路”,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他开始思考并发挥自己在投融资行业中的独有价值:有地产开发经验的他,最大的与众不同在于懂得客户想要什么。“金融是解决利益诉求的工具,而我比传统金融从业人员更能深刻了解地产开发商的痛点痒点,再通过金融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谈起这前四个3年,王耀军对金地充满感恩之情,正因金地的培养,自己这四个梦想才能一一实现。
○年,电影《中国合伙人》风靡全国,王耀军严格意义上第一次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骨子里渴望求新求变爱折腾的他,跟电影中的角色一样,历经各种心理磨难、艰难抉择后,放空一切,成为了东方藏山公司初创时期的合伙人。
那个阶段,他每天5点多起床,上午第一个到公司,按照保持了十多年的习惯做计划,开始一天的工作。
年是东方藏山成立的第4个年头,公司运行良好,也打破了王耀军之前职业生涯的3年之咒。
回首职场走过的路,王耀军看似始终保持着波澜不惊的状态,但海底的波涛汹涌是外人无法体会的。而之所以能获得这些机遇,他认为这得益于“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王耀军之所以选择转行金融,是因为“空间无限大”和“不确定性”,“这让我感到兴奋”。目前金融行业波动大、政策变化给从业者带来很多的挑战和困惑,但在王耀军看来并不完全是坏事。“生意始终存在,投资需求始终存在,你要找这部分蕴藏的新的商机。”他说。
“金融行业有能力,没人限制你,金融从业人员要有创业者心态,不要总觉得自己是个职业经理人。”将自己视为打工者,心态会受到约束,那就永远只是替老板做事,丧失了自己;而以创业者心态去对待工作,才能放开手脚,激发潜能,工作的心态和方式方法最终决定了你的业绩。
让自己有一个丰富的人生
每天清晨,王耀军都会在朋友圈发一张自己拍摄的作品,配上励志的文案,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照片中的美景风物也收获了许多点赞。连续四年,他都将自己一年来的摄影作品制作成了摄影台历,并赠送给了亲友作为纪念。对王耀军而言,摄影,是生活的必需品。
就连身边的朋友,除了工作和业务关系外,最多的就是摄影爱好者和发烧友了。比如,崔彧(后在王耀军游说下成为FMBA项目级学生),这位因清华24节气摄影作品而闻名的“摄影大师”,与王耀军他们一起组织成立了清华大学经管摄影协会,有空的时候就约着去郊区进行户外拍摄。
“我们今年暑假一起去拍了英仙座流星雨”,王耀军回忆道。流星雨在黑夜的幕布下带着“噼里啪啦”的声响落下,谈及那种壮观的场面,他的眼睛里闪着光。7、8月份的北京下着雨,他们一路看着卫星云图,向天气状况较好的北方开车前进了四五百公里,直到内蒙古边界才赶上了与流星的相遇。
王耀军摄影作品
○“摄影能驱动你去没去过的地方”,王耀军说,在没有人烟的地方扎帐篷,坐在星空下,他感受到了人和宇宙的融合,感受到了自我的放松和压力的释放。而更重要的,则是摄影带给他看待世界的美的角度,和结识一帮特别纯粹的好朋友。
王耀军形容自己是“混迹于地产行业的文艺青年”,他喜欢跨界。除了摄影之外,运动、篮球、健身也不在话下。王耀军认为,“完整的人生要具备几项运动才能。”
即使在繁忙工作的重压下,他也保持着几乎每天健身的好习惯,一年时间里他减重30斤。这对一般人而言很难坚持的事,王耀军却说,“健身对我不是一件任务,谈不上坚持。健身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一天不锻炼反而觉得缺了些什么。”
与FMBA同学一起(左三为王耀军)
“健康丰盛”,是王耀军给自己定的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前段时间做了手术的他意识到,之前的自己活得太大大咧咧,迈入不惑之年的他,开始全面检讨自己在饮食上的观念,平时就爱读书的他将涉猎领域转移到了营养学。
王耀军是一个“计划狂”,年初时他会做具体详细到每一天的全年计划。让每天都很充实和忙碌,让自己的人生在日积月累中丰盈,是他所享受的生活状态。最近的他依旧在坚持读书的习惯,王耀军希望能以读书来储备自我,开始过好人生的下半段。
用善心看待这个世界的人事物
任何人都会遇到艰难险阻,王耀军也不例外。
刚毕业,跟深圳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住过城中村农民房;到北京发展的前一段时间,他在快捷酒店中蜗居了一个多月;投资项目费尽心血,眼看就要成功,最后却不了了之;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琐事有时也让人焦头烂额。如此种种,对任何一个年近不惑之年的人来说,都是人生压力最大的时期。
从小鲜肉到大叔,王耀军已然褪去了原来的急躁冲动,除了年龄和经历的增长,他认为更多的是心态的转变。有一段时间,他痴迷于佛教,遇有糟心事时,他用抄写《心经》的方式来排解躁动情绪。久而久之,他感觉除了心绪收益外,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色彩也变了,即用什么样的眼睛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就能得到相同的对待。
王耀军摄影作品
现在,王耀军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常抱有善意来待人接物,告诫自己不妄自菲薄、不偏听偏信,并固定每隔一段时间反思自己的言行,以最大的善意来处理矛盾。这也解释了为何王耀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个自律自觉的人。
其实,这种心态的形成跟家庭的潜移默化也有很大关系。通过朋友圈,我们早已得知王耀军的父母是一对善良乐观的老夫妇,他们坚持多年每天在小区进行环保公益活动,事迹被当地报纸特别报道过,成为小区的网红,受到社区所有人的尊重。
希望校友会的工作能够长效发展
在纷繁复杂的金融界,王耀军的内心却十分淡然。“很多事情源于偶然,抓住偶然,别有洞天,有另一番世界。”王耀军说。早在年从加入FMBA项目开始,他就和清华经管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新进入课堂学习,让王耀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项目里藏龙卧虎、很多优秀的人才带给他不断的激励。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才能有更多机会成为优秀的人。
积极组织丰富的校友活动
○怀着对项目深厚的感情,王耀军承担起了经管校友组织同学会秘书长、房地产协会秘书长的工作,在他的组织下,经管校友的活动质量越来越高,凝聚力越来越强。
尽管这是一件“苦差事”,但王耀军乐在其中。“我喜欢组织校友工作,这让我觉得我没有离开这个项目。”所有参与校友工作的同学们都是自愿为大家服务的,大家都很积极,跟校友在一起,可以得到正能量的鼓舞。
善于思考的他也意识到了目前同学会组织的问题,比如协会的延续性,“优质资源的输入不能只靠热心肠”王耀军建议说,“我们不能只找几个热心人去成立一个协会,要有长效机制。”最近校友会正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
“信因果,知空无,积善缘、走正道”。步入不惑之年的王耀军,以这12字箴言激励自己,希望能在工作、生活、成长中收获丰盛的人生体验。
荣获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FMBA年度
无私奉献奖(左二为王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