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餐桌礼仪制度,并后世延续,还将其作为彰显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体现。我们国家“民以食为天”,从古到今,饮食文化一直是我们尊崇、敬畏的。就餐,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功能,上至宴请国家领导、招待外宾、贸易往来、交谈生意等,下到招待家庭聚餐、亲朋好友,这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礼仪和规范。比如,我们都知道在家中吃饭,“上席”的位置永远是家里的最年长、辈分最大者的,菜没有上齐之前是不能动筷子的,在吃饭时是不要发出声音,还有筷子不能长短不一等等,这些用餐禁忌,我相信都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并且还会传承发扬下去。其实,除了上面常见的餐桌礼仪以外,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餐桌礼仪,具体到上几个菜、餐具如何摆放、客人如何就坐等,这就是老辈人说的“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那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菜不摆三“菜不摆三”,就是说我们在宴请客人时,尽管人数只有一两个,也不能只上三个菜。为什么呢?原因有三个,第一,我们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双数在我们眼中就是成双成对、圆圆满满、团团圆圆的意思,而三为单数,听起来很吉利;第二,三的谐音为“散”,散,乃解散也。我们习惯将字谐音化,比如看望病人不能送梨,意味“离”,所以一样的意思,三在人们眼中就不是一个好的寓意;第三,我们都知道,民间在祭祀时,摆放三盘贡品(水果或者菜品),如果宴请客人摆放三菜肴个,客人难免不会心生芥蒂。筷不成五“筷不成五”,这里的“五”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它不是不允许餐桌上出现五双筷子,也不是五根筷子。“五”在这里的意思是指筷子的长短,吃饭时每个人的筷子必须长短统一,并且我们在用餐前和用餐完毕后筷子不能随意摆放,看起来长长短短的,因为这样会有“三长两短”的意思,不吉利,有时还会得罪主人家。而且在吃饭时,筷子也不能竖插在米饭上,这一行为是烧香拜佛祭祀之意。席不成六我们经常说六六大顺,挺喜欢六这个数字的,但为何“席不成六”,六个人就不能坐在一起吃饭呢?我们就餐时用到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和方形的桌子,可以坐八个人,不能坐六个人。这是为了避免客人坐成“乌龟席”,“乌龟席“就是指一张桌子的两侧分别坐两人,上下分别坐一人,从上往下看就像是一只乌龟。上面的这些,只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餐桌礼仪的冰山一角,还有什么上菜顺序、食用礼仪等等。虽说现在的我们除去那些惯用规范以外,很少了解其余的餐桌礼仪,但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俗语,所积淀出的不仅仅是他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和经验,更彰显了为人处世的真谛和道理。你还了解哪些鲜为人知却极有意思的餐桌文化呢?赶快到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syxx/1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