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纪实
谢改成
一、提前添坟
清明节期间无论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都要到先人墓地祭拜。我们兄弟姊妹多是从农村做出来的城里人,前辈的坟都在老家。只有我离老家近,加之“早清明”习俗,自然有我先回老家添坟。为什么叫“早清明?”我原认为清明当天添坟又烧纸,可能是由于时间紧,祭祀程序多,才提前添坟呢,后来得知,清明是收“鬼”的,就是把故人在阴间的魂请回来,要积极一点,早点“请”。故叫“早清明”。
祭祖添坟本是晚辈应尽的孝心。但近几年,一到清明节添坟我心生恐惧。
清明前添土起坟头一是墓地分散,疲于奔波。老家没有公共莹地,土地都分包到户,导致我家墓地有父亲坟地、爷奶坟地、祖先坟地都不在一处,相隔几里,而且父亲的坟地还在外姓人地里。
二是我也干不动了,感到孤立无援。添坟要起土,抬土,这都是体力活,搁我年轻时不在话下,但退休后身体不如从前,忙一天不消停,感到疲惫而凄凉。
三是清明修墓添坟有诸多有讲究,寓意是给先人整理房屋,必须做到:(1)先把老坟表皮杂草、杂树清除掉。清明忌讳坟头有枝叶杂草。俗语说,有后坟头飘纸钱,无后坟头草长青。清明节要为祖坟添置新土,清除枝叶杂草,特别是坟上长树一定要铲除,否则树根缠棺后人必有疾患。我家先祖坟上长出好多小构树,这种树根系发达,拉不折(she),斩不断,常常累得我大汗淋淋。(2)如果发现坟上有鼠穴,坟周围有下陷、裂痕等一定要修补好,以免会出现灾祸。据老年人说,鼠穴,坟塌陷会危及后代子孙家业根基。(3)添土。修坟取土一般要求在百步之外,注意不要掘土太深,会损伤地脉。添土一般都是添坟的左或右。左右是棺木摆放位置,棺头即为坟后,先人逝者脚的方向即为正面。添新土时绝对不允许在墓碑的正面或是后面取土添坟,否则,是对先人逝者的不敬。还不宜在坟墓的西北方位取土。因为西北方象征着天,也象征着墓主人的祖先,否则会引起对上苍和先人的不敬。所以,添坟时一定不要在这几个地方取土。添土时不论用什么工具,就是三下,要撒淋在坟上,千万不要扣在坟上,这样也是对先人不敬。(4)添土后还要“起坟头”。在坟的20米以外的东北、西南方向,在河坡、路沟旁有草的地方(土下草盘根错节,起土是不容易散块),用铁锹切成圆锥型块状,而后小心翼翼地搬放到坟头上(小头朝下),据说是给先人送的冬暖夏凉帽。如果父母是合葬,可切做两个坟头上下叠放(都是小头朝下)。(5)在坟的正面建供台(死者脚对的方向)。供台长宽各一尺半。
二、上坟烧纸
清明节那天,兄弟姐妹从外地赶回上坟烧纸。大家先到家伐纸。伐纸就是把叠加的黄烧纸用五指按着旋转拨拉开,茓成扇形或圆形。据说不伐纸,不算阴钱。我认为伐过的纸散开了,便于点燃。伐过纸后,我们带着纸、鞭和贡品,开始上坟。上坟时间,最好是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段时间。因为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对自身有利。都说清明节是鬼节气,还说“清明鬼不走干路”。说来奇怪,我发现,的确清明当天或者前后都要下一场雨。晚唐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的著名诗句,也正印证了带有迷信色彩的“清明鬼不走干路”气象谚语,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我们先来到父亲坟地。我嫂子、妻子把水果、点心、酒水、香烛等贡品摆到供台上,纸钱在台下,而后双手食指在烧纸地上,绕供台画一个圈,然后在祖先安葬的方位留一个口子,方便先人从口子的这个方向过来拿纸钱和贡品。还要在圈外扔几张散纸钱,给那些没有后人的孤魂野鬼享用。需要注意的是,在画圈的时候,不要把人划进去。在烧纸的时候,接着嫂子烧纸、妻子点香,我和老兄放鞭炮。纸钱飞舞,香烟缭绕,我和老兄再续一沓纸钱,向亡父磕头跪拜……到爷爷、奶奶和先祖坟前,祭拜的方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