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糖鲁西南方言杂谈之美食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3196.html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在世时,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礼节安葬他们,按礼节祭祀他们。”在鲁西南区域,人们受孔孟思想熏陶,对长辈比较孝敬,如年春节期间,网上热搜的“山东人磕头拜年”话题,就是一个如今鲁西南人还是按照古礼来拜年的形式。有人过分解读、持异议,其实没有必要。尊老爱幼是中华美德,磕头也好、鞠躬也好、敬茶敬酒也好、都是一种礼节表现形式,只要你用心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就行了。老人去世后,当地还有一套传统丧葬祭祀活动,如入殓、报丧、吊丧、发引、出殡、谢丧、圆坟等,也是一种礼仪。在这个祭祀礼仪活动中,有一种祭祀贡品,至今还有的,叫作“相糖”,鲁西南有的地方也叫“糖人供”。

相糖名称的来源,应该是相糖组件中有一个“执拂尘者”的人物造型,执拂尘者大概就是承相,承相本是辅佐之意,用在供品里有侍奉的意思,据有人说相糖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相糖,应该来源于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卷三十三·石蜜》中的“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当时俗称“造兽糖”。早期的相糖应该是宫廷用品,既有做小吃的,也有做宴席装饰的,后来传入民间。相糖怎么变成祭祀贡品的,笔者不清楚。

笔者小时候,曾在家里见到过我家里的倒相糖的模的(‘相糖模具’的方言表述),是用梨木雕刻,共九个,高约五六寸到八九寸不等。最大的相糖模是一个牌坊(应该是功名牌坊,有圣旨字样),最小的相糖模是两个寿桃,另外还有两个天官(戴乌纱帽的官员)、两个盘龙柱(盘龙柱是冥柱,铭记之意)、两个宝塔(应该是传承的意思)。我的爷爷说之前这套相糖模子是三十二件,可以按照亲疏远近在殡葬祭祀活动中以相应组成不同件套使用。“破四旧”时期被毁掉了,只有这九件是祭祀常用的东西被保留下来。

笔者小时候,正是在改革开放前期,当时农村人家比较穷,有需要相糖的人,知道我家有相糖模子,就会自己拿白糖到我家,让我爷爷给倒一桌(5个或7个、9个造型的相糖为一桌)用。倒相糖时,先将模具放筲桶(‘水桶’的方言表述)里,用清水泡湿,目的是让模具不沾糖浆,成型后的相糖容易脱模;然后再用束子将模具扣好放在长板凳上,注意一点的是,所有的模具是下大上小,但模型图案是倒放的、图形底座在最上边,若出现修补,可以从上边空间里伸进木铲修补。接着把白糖加水化浆,细火慢熬,熬至适宜温度,水分收干即可注入模具,滚动,倒出多余糖浆并用小木铲修补,待完全冷却成型后拆模即为成品。由于没有彩绘的家伙(‘工具、器材’的方言表述),就没有描绘上彩。

在鲁西南区域,常见到的相糖是在当地吊丧环节,在供桌上同菜贡一起摆放。笔者小时候喜欢跪棚(‘家族晚辈在祭奠时,跪在灵棚里’的方言表述),跪棚的乐趣不是陪哭、陪磕头,而是为了供桌上的那些相糖,因为可以抢“相糖”来吃。一般是有的客(‘亲戚’的方言表述,方言读音为kei)来灵棚祭奠,问事的(‘丧事主持人’的方言表述)会摆上一桌(相糖。等这伙客行完礼后,就开始抢相糖,抢多少就吃多少。如今笔者手背上的一道挖伤淡淡的印痕,就是有一次抢相糖,被他人挖了一下留下的。

总之,相糖是以优质白糖为原料,用模具注塑的糖塑品。它的形象古朴优美、生动传神,通体雪白、润泽如玉、晶莹透亮,若用不同传统食用色素再细加描绘,就更加纯净、艳丽,意趣天成,质朴中透出典雅之气。它也是鲁西南区域传统丧葬祭祀礼仪的一种重要载体,体现了儒家传统的孝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syxx/12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