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故人的由来应该是从黄帝祭天开始的,按照《史书·封禅书》解释,”筑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报地之功故曰禅。“也就是说,祭奠文化的由来是从祭天开始演化,而主要的行为是歌功颂德。
到了现在,祭祖不再是歌功颂德,而开始与祖先进行交流,追思,祈求等等行为。
潮汕人不但重视拜“老爷”,而且十分重视拜祖先,这也是潮汕人孝道的一种体现。而潮汕地区的祠堂就是最好的证明。
简单地说,祭拜先人应该从人死后就开始。其中的“头七”最为重要。民间在很早以前就有“烧七”的习惯。
所谓“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断七)”,共计四十九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散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有的还有百日,周年。
下面“潮汕人爱潮汕”把古今祭奠亲人的日子分享给大家。
古今祭奠亲人的日子
人死后百日内必须祭拜的日子01.头七:逝者去世后的第7天
02.二七:逝者去世后的第14天
03.三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1天
04.四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8天
05.五七:逝者去世后的第35天
06.六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2天
07.七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9天
08.百日祭:逝者去世后的第天
09.祭日:逝者去世的日子
传统祭祀日
10.除夕:农历年三十/祭祖
11.开年祭祖:农历年初二
1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祭祖
13.清明节:清明节/扫墓
1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祭祖
15.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祭祖
16.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祭祖/扫墓
17.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上坟/祭祖
18.冬至节:公历12月22日或23日/祭祖
19.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祭祖
祭拜先人,除了清明节和寒衣节(这个节潮汕地区只有个别村落有)要到墓地上坟之外,潮汕人一般都会在家里。可能有的人会说潮汕地区不是有祠堂吗,潮汕人祭拜先人不是要到祠堂吗?其实潮汕地区的祠堂供奉的祖先一般都是几代人共同的祖先,最少是五代以前的。“烧七”需要准备什么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头七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遵循传统习俗。并且现在很多地区的公墓陵园中,是不允许烧纸放炮的,所以现在的烧七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现代化,一般准备的物品有以下几种。1.鲜花鲜花是烧七活动中必备的祭品之一。它代表着美好和祝福,可以表达人们对祖先和先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2.食品在烧七时,人们可以准备一些饼干、糖果、水果等食品(下文有详细介绍),以表达对祖先和先人的敬意和怀念。3.纸钱和纸金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逝者在天国中需要钱财,因此需要准备一些纸钱和纸金条,以供奉在神台前。这些纸钱和纸金条可以代表着人们的祝福和心意,同时也可以表达人们对祖先和先人的怀念之情。4.烛台和香潮汕人祭拜常用的贡品有以下这些。粿品类:一般有粿类、粿条(实际是河粉)、甜粿、乒乓粿、鼠壳粿、酵粿、芋头粿、包子等等。
粿类粿条
甜粿
乒乓粿
鼠壳粿
酵粿
动物类(俗称三牲):下图任选三样。
三牲
注意:整片五花肉、猪内脏、腊肠等也算。
水果类:潮汕柑、桔子、苹果、香蕉、柚子、梨子、葡萄、莲雾、石榴等,可以任选三样或五样(俗称三果或五果)。
潮汕柑
苹果
斋菜类:香菇、木耳、莲子、腐竹、寿面类(如面线)等。
香菇
面线
干果类:常见的各类干果都可以。如:
其它东西:如米、米饭、粽子、汤圆、各种饼类、各种糖类、茶叶、香烟等等都可以。
潮汕肉卷
束砂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
如果大家喜欢更多关于潮汕的内容,别忘了常来看看“潮汕人爱潮汕”。我的口号是: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金秋图文动态创作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