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祭祖的日子,也是扫墓添土的日子。清明节扫墓有很多讲究,也有很多的规矩和禁忌,俗语说“前三后四,前三后七,左五右六”,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清明节与清明节气同一天,也就是哪天清明节期到来,哪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气是太阳运行到黄经30度处,时令交界的日子。清明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变得暖和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耕开始了。
清明节气到来的这一天,清明节也就来了。所以我国的清明节是不固定的,但是也比较的好记,因为每年清明节都会放假三天,这个目的是让后备位先人扫墓,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清明节一般是每年的4月4号至4月6号之间,对于农历来说是不固定的。因为我国的24节气与太阳的自转规律有关系,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没有关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唐诗描述了古代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也描述了清明节经常是下雨的天气,尤其对于人们的心情影响非常的大,毕竟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祖的日子,缅怀先人。
清明节如何扫墓呢?在传统意义上,清明节扫墓是在当天里面要带着供品、纸钱,扛着一把铁锨去扫墓。到坟前把贡品摆上,把纸钱点燃,然后再把坟墓上的杂草清理一下,添上一些新土。这样就表明了,这个坟墓有后代人来上坟,也就是表明了后继有人。
清明节上坟有哪些禁忌?比如70岁以上老人,怀孕的妇女不要去上坟。年龄大了,上坟比较劳累,怀孕的妇女的这个阴气森森的坟前是不吉利的。上坟的时候,不要去漫过坟前的供品,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如果清明节当天没有时间或者是赶不上上坟的日子怎么办呢?
古代有句俗语:“前三后四,前三后七,左五右六。”
也就是说古代不一定了,当天不能上坟,可以提前上坟,也可以延迟上坟。里面是有一个典故的。
在清朝有一个当官的,清明节到了,回家上坟,结果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已经清明节过去了。这个当官的只能在清明节后的第1天去上了坟。
这个当官的清明节没有赶上上坟,感觉的对老祖宗有点不尊敬。于是回到了京城,就上书给皇帝,要求把清明节上坟的时间进行修改,同样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悼念。
当时皇帝就批准了这个“奏折”,于是就提出了“前三后四”之说。意思是说在清明节前三天或者是清明节后4天上坟均代表着清明节扫墓的情怀。毕竟皇帝是一言九鼎,能够改变一些风俗习惯。
后来在民间又演绎出来了“前三后七”的扫墓的说法。也就是说清明节前三天或者清明节后7天均可以上坟,不影响对逝者的悼念情怀。因此现在清明节我国规定放假三天,也是出于现实时间的安排。
对于俗语中的“左五右六”,并非指的是上坟提前,或者是延长时间,而是指的上坟的时辰。
在古代没有我们的24小时的计时方法,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科学技术,能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分别用地支来代表,一个地支代表是两个小时。十二个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此时就是指的午夜23点到凌晨1点。
“左五右六”指的是一天中上午有5个时辰,下午有6个时辰,除去中午午时,在其它的任何一个时辰都可以去上坟,但不要在中午的午时去上坟,因为中午的太阳非常的旺盛。五十指的是上午的11点到下午的1点。
过去上坟是为了让逝者来领纸钱,中午的太阳非常的毒辣,阴阳是相克的,不利于祖先的鬼魂来临前。另一方面中午太阳照射比较厉害,气温相对比较高,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辰,去上坟的话也是非常不好。
“左五右六”的另一个解释是指的在一些地方,清明节扫墓是不培土的,一般是在春分过后五六天的时间里,可以对坟墓上培土,表示后继有人。这就是各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其实我国大多数地方是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并培土。
俗话说“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这意思是说清明节扫墓,只对自己已故的父母、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墓扫墓,古时候有“一坟管三代”。所以清明节扫墓并非是乱扫的,每个人扫墓都是代表着逝者后继有人。
在清明节上坟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了,下午的3点。“未时”指的是下午的13:00~15:00之间。因为超过这个时间,太阳细菌阴气上升,坟墓阴森森的,让人感觉的害怕。尤其是清明节前后刮鬼风,也就是这个季节,刮风比较多,更显得不吉利的现象发生。
今年清明节上坟应注意哪些?
今年的清明节非常的特殊。今年清明节是阳历的4月5日,阴历的三月初五,阴历和阳历的日子是重合的。在古代这种现象非常罕见,当然也有其相应的习俗,那就是清明节上坟不要烧纸片,甚至整个三月也不能烧纸钱。
尤其今年疫情非常的严重,很多人根本无法回家扫墓。各地提倡通过植树怀念、网络寄语、家庭追思、吟诵祭文等文明方式,追忆先人,文明扫墓。
对于一些地方清明节允许扫墓,最好采取现代时尚的扫墓方式,也就是用鲜花替代烧纸钱的方式。这样既是低碳环保,就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安全方便,何乐不为呢?
总之,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年年清明祭扫,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缅怀追思、表达情感是清明祭祀的内涵和真谛。缅怀先人,重于心不拘于形式。
“坟前半吨灰,不如床前一杯水”,所以生前要好好孝敬老人,比去世以后烧多少纸钱都有用。“只见活人受罪,谁见死人享福”,你说对吗?
目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生者的平安健康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降低因人员跨区域流动和扎堆聚集,可能引发的疫情风险,提倡通过网上扫墓寄托哀思,这是今年清明节最好的扫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