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期封面
本期导读
01
新时代呼唤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02
时评:如何提升美术机构公共文化服务
陈明:拓宽美术创研单位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
吕君楠: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李慧:建立新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实效
热点追踪
陶瓷印:既“古”又“新”的命题
新时代大学美育的四个基本问题
03
美术新闻
●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晋京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延安→北京——呈现历史沿革中变化的艺术轨迹
●古蜀之眼望千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动工开建
04
艺术家
05
一本小说揭秘艺术市场内幕
06
专题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李巍和他的花鸟艺术
07
域外
大英博物馆新展揭示巨石阵秘密
08
域外
●从白描到写意,“写”出牡丹生命之气
●魏广君:从“刀法”把握篆刻美学品质中国国家画院魏广君工作室高研班教学实录
●草书:简约不简单的结体与用笔
09
副刊
●周韶华:困难是块磨刀石
●艺术殿堂师生同辉
●新书推荐
新时代呼唤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新时代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共同书写着时代精神,描绘着中国风貌。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也给文艺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3月28日,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3月29日,《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修订发布。这是文艺工作者们对时代使命的答卷,也是对“用明德引领时尚”的践行。
如何提升美术机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积极成效。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和期待,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文化资源,以更为科学合理的调研、设计和规划,进一步提升相关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本期时评,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
美术新闻
●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晋京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延安→北京——呈现历史沿革中变化的艺术轨迹
●古蜀之眼望千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动工开建
艺术家
●黄永玉:诗和插画
●张功悫:或形或影
●闻一多、闻立鹏:红烛颂
●安正中:尽在质朴无华中
一本小说揭秘艺术市场内幕
英国艺术评论家乔治娜·亚当在《钱暴:21世纪艺术市场大爆发》一书中用“一个机密的文化”来形容当今的艺术市场。她写道:“这个市场的繁荣向来得依靠遮遮掩掩,还有适合大部分玩家的极不透明交易过程……从假装透明的拍卖过程到不精确的艺廊定价;从套汇到避税到洗钱,这个艺术市场的高端向来有其秘密交易、内线交易和投机买卖。并且透过国际化、网际网络,还有艺术界和金融界之间日趋紧密的结盟,干坏事的机会比以前更大了。”不难看出,艺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也乐于保持这种机密的文化,以至于艺术市场充满了神秘感,因此艺术品交易背后有哪些内幕也成为一个人们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