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相关14本书

最近几年看过的金融相关的书,《灭火》是新增的:

次贷危机10年后,美国救火队长复盘:4星

《灭火》

三位作者是08年次贷危机时美国金融界救火队长,分别任美联储主席、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奥巴马政府财政部长。本书是他们在次贷危机十年后一起对当时的形势与应对做的复盘。英文版是年4月出的。

书中记录了次贷危机中的重要事件的时间和简单经过。书中把次贷危机或者说08年金融危机比喻为森林大火,当时三位作者是美国金融界的救火队长,他们的看法是这场大火是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灾难,造成的灾害超过大萧条,他们没有现成的手册与共识可以参考。

危机中他们向国会争取了非常大的权力,极力拯救陷入危机的金融公司。最终投入救灾的钱都收回了本金,并且还有盈余。雷曼兄弟他们也想救,但是力不从心。

因为没有现成的手册与共识,他们在救灾过程中有些举动看起来有点前后矛盾。

大部分美国人因为金融界的领袖们没收到太多惩罚而愤怒,作者们辩解大部分制造危机的公司的领导都丢了工作,股东损失巨大。作者们当时最重要的目标是拯救美国经济而不是惩罚制造危机的人。

5星

《适应性市场》:金融市场在快速进化,金融危机没法简单取缔

作者是专业学者。全书是作者的专业理论的科普,内容涉及到心理学、进化论、金融等多个学科,几乎没有公式,有一些专业的图表。篇幅较长,有43万字,正文页,注释与引用60页。信息浓度比较高。在经管类畅销书中算是比较烧脑的作品了。

作者在学术界提出了“适应性市场假说”来解释市场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以应对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的不足之处。

作者用适应性市场假说来解释金融危机,尝试给出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

适应性市场假说的核心思想我总结是这样的:人不总是理性的,进化而来的人脑,采用的是概率匹配策略来应对已经发生的变化;因此,人会根据已知的反馈快速调整下一步的策略,而不是搜集全部的已知信息理性分析。市场的表现受这种策略的影响,宏观来看市场也在不断进化。

前面部分花了不少篇幅说心理学与进化论,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概率匹配策略,用心理学实验来说明是这样的:屏幕随机展示A或B,实验者预测下一个字母,对了有奖,错了没奖也不罚。如果控制者调整字母出现的概率为A70%B30%,实验者很快就能发现,此时最优策略是全选A,但是人的本能是随机选择,70%的概率选A。

作者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推导,在多变的、不适者死亡的环境中,这种概率匹配策略是最优的。实际上在一些生物身上也能看到概率匹配策略。

作者从进化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发现金融市场和机构都在进化。最典型的是对冲基金,在以思维的速度进化,不断推演各种投资策略并实际应用,市场则在这种捕食者的压力下做出反应。第二个典型的例子是高频交易,本身在快速演化导致可以套取的利润不断减小,因此需要不断升级自身的软件硬件,同时市场也在做相应的演化,比如已经出现了禁止高频交易的市场。

作者认为,金融市场是典型的复杂且紧耦合的系统,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像石油泄漏,飞机坠毁,核能外泄和化工厂爆炸一样难以完全避免。

作者给出的预防金融危机的建议是:

1:更多的预防,比如在金融业成立类似“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之类的调查研究机构;

2:强制金融机构承担更多的风险,比如有人提出的极端建议:让高管承担公司相关诉讼的连带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最后一章作者畅想金融可以做的更好,可以利用金融手段来筹集更多资金来投入新药研发、气候变化等更宏大的目标。

本书是比较新的、比较权威的金融危机的相关著作。作者看过金融危机相关的书,给出过一个21本的推荐目录,出版社/译者没能把这个清单列出来。作者认为他看过的这些书都不够全面系统。

书中提到关于金融危机的一个典型的谬误是:年的SEC修订规则让银行的杠杆率提升数倍导致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作者指出原始数据公开可查,SEC修改规则前后银行的杠杆率没有明显变化。这个谬误甚至被收录到了经济学家的巨著《这次不一样》中当作真实的案例。

5星

《创新的资本逻辑》:量化研究金融与创新的关系,学术论文概要

作者是专业研究金融与创新的学者。本书基本是作者的学术成果综述。这些学术成果都是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一部分话题作者还引用了其他学者的论文。书中介绍说,作者的一些论文影响力很高。

作者用13章来详细阐述他的研究成果。这13章又分为微观、中观、宏观3部分。

每一章讲一个金融影响创新的角度。都是量化相关指标来说话的。比如创新,作者在书中是用发明专利数量作为指标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失败宽容度,则是用机构在最终失败的项目上持续的时间来衡量。

每一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作者的论文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具体的算法,结果数据的表格等等,基本是学术论文的概要。

每一章研究一个问题,给出研究结果后,继续介绍问题的原因和相关的研究。比如介绍过风投机构对失败的容忍度的研究后,继续分析为什么不同的机构对失败有不同的容忍度,主要影响因素是哪些,如何用数据证明各因素的实际影响力。

作者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和美国的企业,有些章节也研究了国内的企业与金融机构。

全书极少讲具体的案例。

因为是专业的学术论文的介绍,可以认为数据、研究方法、结论是非常靠谱的。

未来房价走势: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

任泽平《房地产周期》

本书完稿于年7月,kindle电子版是新出的。全书详细阐释任泽平关于房地产周期的看法: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专业。

书中一个重要的推论是人口将继续向大城市集中,北京还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增长空间,上海还有数百万的增长空间。

4星

《赌神数学家:战胜拉斯维加斯和金融市场的财富公式》:百年以来科学家与赌场、股市搏斗的有趣故事

比较有趣。年来以数学家为主的科学家们跟赌场和股市搏斗的故事: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居然是炒股高手,收益率超过巴菲特的公司1个百分点;21点、轮盘赌、赌马面对科学家赌徒们精确的算计败下阵来,股市则难对付得多。

涉及到许多欧美的人名和公司名,大部分都是我不熟悉的。

英文原版写于年,书中的信息和数据大致截至到年。期待有人续写最近10年来的故事。

4星

《千年金融史》:金融技术就是一个我们自己建造的时间机器

本书从金融的视角梳理数千年来的历史大事。重点当然是欧洲世界的历史,中国的金融史也占了一定篇幅。

3.5星

徐远《经济的律动》:大师理论简述,经济与金融时事评论

全书是作者-年之间的文章的合集,分上下两篇。上篇简单介绍经济学界一些著名大师们的理论,下篇是经济与金融的时事评论。

个人觉得上篇非常有价值,作者用及其简单的文字概括了大师们的思想与贡献,有许多是我有误解或不了解的。比如说:斯密强调的是分工和市场的重要性;纳什认为市场是很重要,可是市场机制很多时候是不适用的,比如“博弈”的时候。

下篇的时评,有不少已经过时了,作者要是对读者认真负责的话,至少应该重新改写一遍这些时评,注释一下写文章后文中的事情的发展。另外专业性比较强,有不少内容我看不懂跳过了。

3星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金融改善社会,A股投资策略

从历史上的金融说起,介绍金融的基本知识、理念、大事、重要人物。也有一些A股投资策略和A股政策点评。

引用了不少学术研究成果做证据。讲历史的部分,功力比专业历史学者稍逊,毕竟这不是作者的专业。

我读后认为书中重要的有趣的信息是下面几点:

1:在中世纪,犹太人是唯一可以合法有息放贷的群体,持续0年;

2:中国的客家人同样得不到耕地,只能走科举、经商的道路;

3:新教接受有息放贷,导致新教国家经济更繁荣;

4:为什么基金的业绩还会出现“风水轮流转”的情况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是总能赢的,有时候是价值股占优势,有时候是成长股占优势,另一些时候可能是投机股占优势;

5:相比美国故事,A股市场的大量散户和频繁的政策干预,使股价经常偏离基本面,给能干的基金经理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的机会更多;

6:不管是分别以美国的大盘、中盘、小盘股为基础,还是以行业来划分,或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来划分,长期而言,基本面指数都优于市值加权法指数。

3星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从金融的角度看历史、文化、商业

全书介绍金融的基本概念,此外还有一些用金融视角去看历史、文化、婚姻的案例,对公司的商业模式、股市与股票、投资与房地产的看法。

一些有趣的观点与信息:左宗棠收复新疆多亏了金融帮忙;美国允许高利贷的地区社会更稳定;国有企业更不愿意分红更愿意把现金留在账上;清朝确实出现过“良币驱逐劣币”。

介绍历史案例的时候,由于历史学功底不够,没能像一些优秀的著作(比如《维米尔的帽子》)一样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反而略有点陷入锤子模式的感觉。

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模式,感觉由于洞察力不够,独到的看法不多。

被取代的金融工作岗位越来越多:3星

《被人工智能操控的金融业》

全书介绍人工智能渗透美国金融业的情况。基本情况是金融业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最后一章批评了日本金融业的不思进取。

作者对美国的金融业比较熟悉。

3星

《日本的迷失·前夜:~》:金融专业参考书,不适合外行阅读

全书详细叙述-年之间日本政府高官与金融业高官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细到有许多对话。

读了一部分,感觉太专业了,算是金融业的参考书,提到许多日本的金融业的概念与事实,跟国内的概念差别比较大。

作者也没给出信息来源,不知道对话级的细节是有出处的,还是作者脑补出来的。

作者的专业性我不清楚,留待专业人员考证。

3星

《FinTech,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区块链是伟大的,比特币则不然

2星

《金融学从入门到精通》:金融学名词解释的堆砌

2星

《自金融》:公开信息汇总,缺乏深度,缺乏自有观点

全文完

相关链接:

投资、投机、经济周期相关24本书,其中好书11本半

世界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全球化与未来趋势相关13本书,大部分不错

经济学普及读物17本,好书7.5本

《门口的野蛮人》三部曲,美国的宝万之争专业户

近年读了本书,挑出33本5星好书

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2月29日)

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2月29日)

年读过评过的21本书(截至2月29日)

本号个书单篇书评的索引(截至年2月29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转发和点“在看”是对本号最大的支持

左其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ltsy/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