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中国金融界大变局直击11

在今天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对于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宣布的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等内容,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正抓紧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易纲说:“下一步,我们将遵循以下三条原则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易纲表示,根据习近平主席所说的落实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以下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落实:

第一,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第二,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第三,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

第四,为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亿调整为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亿调整为亿元人民币;

第五,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

第六,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易纲称,在今年年底以前,还将推出以下措施:

第一,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第二,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第三,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第四,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

第五,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要求。

易纲还表示,经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将争取于年内开通“沪伦通”。

“此前宣布的各项开放措施均在顺利推进,我们已经放开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放宽了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对外商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易纲说,“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修改法律法规相关程序,将在上述时间节点前落地实施。为促进金融业开放相关工作顺利实施,央行还将做好配套措施,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在放宽外资准入和业务范围的时候,依然要按照相关法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一视同仁的审慎监管。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证监会4月11日公告,5月1日起将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亿元,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亿元。据了解,新额度相较之前扩大了4倍。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答记者问

问:今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宣布大幅扩大互联互通每日额度,中国证监会对此有何评价?

答:沪深港通自推出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每日额度安排在保障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两地证监会同意扩大互联互通每日额度,将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亿元人民币,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亿元人民币。这一扩大开放举措,有助于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维护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下一步,两地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监管协作,加快落实看穿式交易监管安排,切实保障互联互通机制平稳运行,促进两地市场共同繁荣发展。

问:在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上,宣布争取在年内开通“沪伦通”,中国证监会对此有何评论?

答: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互联互通(以下简称“沪伦通”)是深化中英金融合作,扩大我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向世界表明我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信心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落实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成果,以及年2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会见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时的指示精神,我会积极推进“沪伦通”准备工作。我们将与英方共同努力,争取年内开通。

下一步,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打造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新闻多一点: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分论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问答实录

问:中国怎样看待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常化?

答: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及零利率政策。关于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问题,我们在很早前就已经预期到了这种变化,所以已经完全准备好了。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7%,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8%,中美利差处于比较舒服的区间。包括货币市场的隔夜利率和七天利率,中美利差也在舒适的范围内。简短地说,面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问:中国目前是否有上调基准利率的考虑?

答: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目前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问:金融业开放之后,外资机构是否会对国内机构产生冲击,未来几年内,国内金融市场是否会有巨大的改变?

答: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欢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投资和运作,我们将平等地对待国内资本和外国资本。外资机构是否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要看这些机构本身的公司金融、治理结构等情况。目前我们提高了持股比例限制,其实是为很多细分领域的开放提供了机会。虽然每个细分领域还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现在我们的原则是清楚的,就是在目前审慎监管体系下,对中外资一视同仁。在几年之后,我相信中国市场会更具竞争力,金融业的服务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会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我们的监管环境也会更好,金融安全程度也会加强。

问:中国的债务占GDP比重增长的非常快,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中国目前的确存在杠杆率高、债务水平高的问题。从审慎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要保持债务水平的稳定,第二个任务是让债务结构更加优化,平衡好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及个人债务。第三个任务是让总杠杆率更加合理。通过以上做法,来实现一个漂亮的去杠杆。

问:您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

答: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我有以下几个观察。首先,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中国处于亚洲产业链的末端,会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进口部件,加工完成后对美出口成品。中国对美的顺差其实反映的是整个东亚产业链对美的顺差,所以还是应从多边视角来看待贸易平衡问题。其次,这是一个宏观问题。如果看国民账户恒等式,等式的左边是经常账户,等式右边是政府赤字、投资和私人储蓄,现在美国财政赤字在扩大,财政赤字越大,经常账户逆差也会越大。美国的投资在增加、储蓄率在下降,经常账户逆差也都会扩大。根据这个恒等式,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是比较难解决的。第三,如果我们看贸易,不能只看货物贸易,还得看服务贸易。美国在服务贸易有比较优势,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很快,过去十几年年均增速接近20%,去年这个逆差超过亿美元。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之后,美国还可以更好地利用比较优势,所以商品和服务贸易加在一起,两国的贸易关系是更平衡的。最后一点我想说,我们需要看一下美国的跨国公司。他们在中国卖了很多产品,利润也很高,但都是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存在进行的。当我们看中美贸易失衡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些包含进去。如果我们把这个考虑进去,可能能看得更全面。总结一下,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认识到这是个结构性问题,并且是个长期的问题,所以要更理性的解决。

问:中国是否会使用货币政策的手段来应对中美贸易问题?

答: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综合考量,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我们的货币政策以及外汇市场现在运行的很好。目前外汇市场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银行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过外汇干预。并且目前的外汇市场可以很好地服务个人和企业,也可以让中国及外国公司方便地进行贸易和投资。我认为未来外汇市场也会运行的更好。

问:货币政策正常化及金融业开放会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什么益处?中国的银行业怎么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答: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和金融业开放对实体经济肯定是有好处的。我们所有的措施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金融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些政策都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提升在国内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之后的国际竞争力。

问:去年九月份人民银行对虚拟货币加强监管,禁止一切ICO和虚拟货币交易所。请问今年人民银行是否会出台新的措施,以及人民银行如何看待区块链?

答:我们确实认为,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比较少,并且其中有一些投机行为,甚至还有一些洗钱行为,所以人民银行对虚拟货币一直比较谨慎。但实际上,在目前全球对数字货币(digitalcurrency)的研究中,中国是走在前列的。中国正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以及金融科技进行研究,来探讨如何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并且要安全发展这些技术,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整体来说,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其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问:中国是否会受到“流动性陷阱”的影响?

答:简单来说,目前中国离“流动性陷阱”还比较远。不过,“流动性陷阱”这种极端的情形可以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一个有益的考虑。

问:中国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有没有新的措施?下一步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之后,监管模式会如何变化,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吗?

答:我们一直在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与过去相比,不管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DI),还是在金融市场方面,如何让外资进入股市及债市,如何将中国股指纳入全世界主要指数,这些工作我们一直都在做。包括刚才宣布的提高沪股通、深股通及港股通的每日额度,实际上都是在有序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大家在资本项目下越来越方便。同时,我们改革的步骤是稳妥的,还是要控制风险,使得步骤平稳。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水到渠成、市场驱动的过程。如果企业和金融机构有这种需求,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对冲货币错配的风险,我们都乐见其成。但是主要还是靠市场驱动,我们要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日元、欧元等其他货币的竞争是平等的,让企业可自由选择用哪个货币。关于监管,目前我们的方向是一定要加强监管,但基本框架还是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职责是清晰的。但从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来看,我们要特别







































哪里治疗白癜风病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ltsy/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