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发展和现在虽然有所不同,但对老百姓而言,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吃得饱、穿得暖、住的好。
不过提到古代的建筑,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唏嘘,原因是古代人的居住条件很差。特别是吃不起饭的老百姓,他们只能住在茅草屋里。
受这种现状影响,古代的百姓就总结了一些俗语,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句——“明堂如播米,后代穷到底”。
明堂如播米
想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大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明堂,什么是播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明堂的意思特别广泛,它不仅指家里待客的正房,还暗指皇帝接见大臣的宫殿。
其次,是指家里供奉祖先灵位的地方,也就是古代人口中的祠堂。而在这句话中,明堂指的就是祠堂。
播米就更好理解了,相信住在农村的朋友都做过这件事,那就是抓一把米喂鸡。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习惯把米扔出去,就像播种插秧一样,因此将其称为播米。
弄清楚这两个词的意思后,我们就能把这句话总结起来了。这是古代人在告诫后代子孙,供奉祖先灵位的房间,一定要打扫干净,千万不要随便糊弄事。
因为这是老祖宗住的地方,也是一个家庭迎福纳祥之地,所以不能随便摆放东西,也不能堆放杂物。
其次,给老祖宗准备贡品时,大家也不能太吝啬,也不能像扔稻秧一样,这里放一点,那里放一点,否则就是对老祖宗的不敬了。
后代穷到底
以古代人思想理解这句话,你会发现这句话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明堂对一个家庭非常重要,所以当大家不好好打理明堂时,老祖宗肯定要责怪。
考虑到这里,古代人就觉得这种做法对后代子孙不利,毕竟老祖宗责怪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家族,所以后代子孙还能兴旺吗?
其次,明堂对整个家庭而言非常重要,这里是整个家庭的福气和财运所在。一旦福气和财运遭到破坏,整个家庭都要跟着受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老祖宗才给后代人留下了告诫,就是希望后代人能够好好打理明堂,这样祖宗才能保佑子孙后代。
不过从现代人角度考虑,这句话的可信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因为现在很多家庭不在家里供奉老祖宗灵位,所以就没有明堂这一说。
其次,就算家里有明堂,大家也不会刻意怠慢。毕竟供奉的是我们自己的老祖宗,后代子孙怎么可能不敬重呢?
因此,大家没有必要太纠结这句话,只要自己做好了,其他都不是问题。
结语:
小编还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个家庭是否能变好,不能只靠老祖宗保佑。因为老祖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剩下的还需要后代人自己去努力,所以大家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老祖宗身上。
特别是在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年轻人更是要充满干劲,这样才能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