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上坟祭祖,古语说三忌四供五不上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6683.html

清明是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清明时节去上坟扫墓,祭祀祖先,怀念已故亲友。长久以来,中国都是非常注重孝道的国家,人们不仅要好好地陪伴和赡养长辈老人,也非常重视对已故祖先和亲友的追思。

每年清明,许多的人都会到已故亲人的坟前扫墓祭拜,这既是对已故亲人的尊敬与怀念,也是一种祈福,希望先祖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家族越来越好,亲人健康顺利。对于清明祭祖这一传统习俗,历来是有许多规矩忌讳的,古代还留下来不少相关的俗言谚语,例如:“三忌四供五不上”。那么这句俗语中所指的分别都是什么呢?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其中深意。

“三忌”中第一忌是重复烧纸,即一家人去祭拜时分两次烧纸钱。古人认为清明去扫墓时应该一个家族的人相聚一起,共同祭祀,既显示出家族人口兴旺,也能显示子孙后代团结友爱,情深意重。而如果一家人分几批前去烧纸祭拜,就表示这个家族的亲人之间生疏不团结,兄弟之间有嫌隙。

第二忌是上坟时给坟包乱添土。以前的老人去世都是采用土葬的方式,下葬之后再用挖出来的土垒成一个坟包。古人认为祖坟越大越饱满,则说明坟地的风水越好,对子孙后辈是有益的,所以清明扫墓之时,就有一个给坟添土的风俗。但这土也不是随便乱添的,要讲究时间、位置、数量等因素。

例如,新下葬三年内的坟是不宜添土的,会打扰逝者的清静,不利后人。添土的位置则应该在坟墓的左右两侧,头脚处不宜添土。添土时量也不宜过大,能盖过旧土即可。添土完成后可用工具将其轻轻抹平,切忌用力拍打、敲打,这显然是对祖宗不敬的行为。

第三忌为过午上坟。通常清明大家前去扫墓祭拜的时间都是选在上午或者早上,尽量避免超过午时。古人认为下午去上坟是对祖先不敬的。从科学角度来说,清明多雨,以前的坟墓通常建在树木葱茏的山中,道路崎岖不好走,且祭拜的仪式繁琐。如果下午才去,可能要忙到傍晚才能回家,越晚光线就越差,道路湿滑不好走,容易出现意外。

俗语中提到的“四供”是指祭拜祖先时用到的四种贡品,其分别是香烛、酒肉、糕点、水果。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扫墓祭祀时,需要准备一些水果,食物等祭祀贡品。古人相信人死后能变鬼神,在另一个世界享受生活,通过烧香烛能够接引鬼神,给祖先烧些纸钱,部分地区还会烧一些纸扎的衣物、鞋子、房车、金元宝等,能让祖先在地下也能过得安然。这些香烛纸钱对已故先人是否有用暂且不说,这大多是子孙后人寄托思念的方式,也是一种美好的祈愿。

“五不上”则是指有五种人清明不宜去扫墓祭祀,分别为女儿、女婿、老人、幼童、孕妇。古人认为女儿出嫁后就是别家的人,和女婿一样都是属外人之列,是不宜一起去祭祀祖先的。这无疑是一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如今也早就已经被摒弃了。至于老幼和孕妇就很好理解了,祖坟通常比较偏远荒凉,道路难走,春天泥土又比较湿滑,老幼孕妇行动不便就很容易摔倒受伤。

通过分析这句俗语可以得知,以前的人们在清明祭祀一事上积累下来了许多的规矩,其中大部分是多年实践下来的经验总结,虽然包含着一些封建迷信的意味和鬼神之说,但也可以称为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祈祷。但也有一部分是早该抛弃的封建糟粕。大家在学习这些俗言谚语时,应明辨其中道理,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ltsy/1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