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平台推出了“智能投顾”产品,宣称理财迈入智能时代。那么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智投产品?以招商银行和金融界为例,就用户关心的问题,来进行一场特别的“较量”。
较量1:公司背景
摩羯智投(左)、智能投顾的App首页
11月、12月,老牌财经网站与传统银行纷纷推出“智能投顾”。作为市场中颇具代表性的“转型二人组”,首先来对比下平台背景。
招商银行在年成立了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领域拥有多年的经营经验。另一方是已在美国上市多年的金融界,平台拥有证券投资咨询、基金代销双牌照。从“硬件”来看,双方在行业资质上可以说势均力敌;从“软件”分析,作为传统银行的招商银行,更易获得用户的信任。
较量2:投研团队
对智能投顾产品而言,平台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决定了智投产品在资产筛选、核心算法、组合配置等方面的高低水准。
从官方展示的资料来看,摩羯智投是由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智能投资团队研发的,招行称成员专长大类资产配置、基金评价、智能算法和量化投资。金融界方面,则表示投研团队由中美研究人员共同组成,成员学历大多为博士与硕士。
由于二者都没有展示更多详细资料,所以暂且无法做更多的量化比较。
较量3:智投产品
站在广大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智投产品的本质是一款理财产品,收益率自然是 资产方面,招行、金融界的智投产品均选择了基金,两者区别有二。
其一,招行对各大类基金是“雨露均沾”,主动型、混合型的基金数量不少,而金融界则选用更多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从这样的配置推断,金融界的智能投顾将更少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其二,海外资产配置策略不同。招行组合中的海外资产,如“广发全球精选股票QDII”等,为混合型资产;金融界挑选的美股等海外资产,为指数型资产。由于类别不同,在跟踪海外市场指数时,二者会有不同表现:指数型的QDII基金在跟踪海外市场指数时会表现得更加紧密,即更能够反映海外大类资产的变化,用户购买后的实际情况与历史回测实验模型的误差也将更小。
从组合配置基金的数量上比较,招行摩羯智投的组合基金数均在10只以上,而金融界智能投顾的组合基金数集中于5至8只基金。更多种类、数量的基金,或许会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但投资过于分散则会出现收益率下降的问题。
智投组合的资产对比
在展示智投组合时,招行与金融界都用组合的历史业绩与其他产品的表现进行了对比,这部分可以说是智投产品的精华展示,体现了产品背后资产配置算法的科学性、严谨性,为投资者做出投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是本文前面提到需要用户特别注意的一点。
组合业绩展示的对比
经观察,招行摩羯14号组合中,名为“中欧潜力价值”的混合型基金,其成立日期为年9月30日,历史数据并不足三年,那么它的历史业绩是如何测算的呢?关于这点,
招行官方的解释为:组合过去三年的历史业绩数据,是依据股票基金指数、债券基金指数、货币基金指数、QDII基金指数等代表性指数模拟而出的。不过,“模拟”的后果则是组合的实际表现会与测算存在不小的偏差。反观金融界,选用了更多指数型基金,其历史数据均可追溯,表现误差相对更小,展示出的组合业绩表现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具参考价值。
有关智投组合与其他产品的对比,金融界明确指出智投组合是与“沪深”进行的收益对比,而招行并未注明业绩基准到底是指哪种产品,不仅有损严谨性,也会令用户感到困惑。
从追溯时间相比,招行可提供过往3年的成绩;金融界可追溯到基金成立之时,数据采集更丰富,更能体现出组合背后的算法在历史市场中的稳健性。
较量4:用户体验
对比项
摩羯智投
智能投顾
风险评测
11题
7题
起购金额
元
元
申购费率
1%左右
0.11%左右
购买方式
一次性投入
一次性投入/定投
智投产品最终是否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用户体验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从风险测评、起购金额、申购费率、购买方式4个方面来比较,招行与金融界的智投产品存在着较大差异(详见表格),其中金融界在低门槛、低费率两点上占据优势。
在产品详情的设计上,金融界更细致、贴心。用户在购买智投组合时,可以看到每一只基金入选投资组合的理由,有利于用户查看。相比之下,用户若想了解招行的智投策略,则需要与理财经理进行咨询、沟通。
金融界智能投顾的策略详情
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富管理方式,我国市场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推出了智能投顾产品,传统银行的入局更为“智能理财”平添了海南白癜风医院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