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交易所如何提供服务?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中国政法大学校董王叁寿认为,为一切服务提供基础的,是七大数据底库。
王叁寿介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于年4月14日正式运营,并在当年5月8日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自批示:希望“利用‘大数据’,形成‘互联网+’的战略支撑”。截至目前,交易所交易会员突破家,系统链入可交易的数据总量突破PB,全国交易服务分中心11家。同时,交易所也通过多方合作进一步强化并充分发挥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如与中信银行签约共建金融风险大数据实验室、成立农商银行金融大数据风控实验室、与中国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数据确权、数据仲裁等。
大数据交易所如何来提供服务?王叁寿展示了为一切服务提供基础的七大数据底库。
第一是基础库,其中包括企业数据库、身份证识别系统、ICP地址等基础数据信息。
第二是风险库,这当中主要涉及企业的经营风险情况,涵盖了想要获知企业的一切可能的风险,如合同风险、内部权益纠纷风险、环保风险、走私风险等等。
第三是宏观经济库,反映宏观经济数据的基本情况。
第四是专题库,其中包括企业的新增数据、企业的吊销数据等。
第五是行业库,包括各个行业的产业数据情况。例如针对电商行业的阿里巴巴,汇聚了全国万家中小商户的商品目录数据。
第六是物联网数据库。第七是互联网采集库,可监控到互联网上所有需采集的信息。
在王叁寿看来,完备的大数据底库是智能金融时代下智能化交易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目前也已在北京、上海设立运营中心,组建专业化团队,并依托中国大数据交易联合实验室、沈昌祥院士工作站培养数据交易人才,立足全球大数据发展趋势和中国大数据发展应用,以此加强大数据交易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推动“大数据+金融”发展进程。
作为正当红的行业风口,智能金融科技以技术红利刺激市场爆发性增长的同时,也正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业态结构。其中,证券业首当其冲。年8月11日,由智能金融百人会、金融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大数据、智能金融与券商新业态”调研与专题研讨会在贵阳市开幕。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做了"数据是如何变为资产的?"的主题演讲,金融界、长江证券、中投证券、恒生电子、国信证券、湘财证券、方正证券等近三十家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与交流,共同分享实践经验,讨论从变化到应用。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中国政法大学校董王叁寿在会上分享了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实践成果。
相关阅读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当选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做全球的第一件事情,既亢奋又迷茫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王叁寿: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就要承担第一的酸甜苦辣
王叁寿:没有数据交易将难以驱动数据流通体系建设
王叁寿:大数据交易产业发展,终将破除数据黑市困局
王叁寿:区块链应用于数据交易,是为每组数据插上GPS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