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环境这么差,金融界如何度过寒冬

年金融形势出现微妙变化,在金融监管、投资市场等各方面均有体现。IMI学术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此进行梳理,并提出几点建议。建议包括:政策是企业最需重视的第一变量、资金投向应当明确、规避跨界套利和跨行业套利、收购牌照是企业面临的新机会、注意短周期的五个市场信号以及消除经济悲观预期恢复民企信心等。

一、政策是企业最需重视的第一变量

过去几十年,金融监管遇到很多实质性挑战,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银行、保险、证券,都经历两次大调整:

第一次:20年前,中金那次大调整。

第二次:年股灾后发生的这一轮大调整。

整个金融监管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一直都在变动。调整肯定有原因。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监管的手段和方式出现很多变化,也出现了很多风险。90年代中后期那一轮金融风险中,广国投破产、粤海重组、海发展倒闭清算……到现在,都有很多讨论。

作为企业家,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对企业家来讲,一个基本的教训是:政策永远是企业最需重视的第一变量。企业必须考虑一轮一轮政策、监管的影响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否则就会“一将功成万骨枯”。

二、监管经常滞后于实践

过去,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后来在财政和中央银行之间设立中国人民银行,财政不能再直接向人民银行透支。

什么叫财政不能向人民银行透支?就是人民银行不能直接印钱给财政部。但在年人民银行法确立之前,我们是可以这么干的。

后来,金融监管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在年以后。

年以后,整个宏观环境、货币环境非常宽松,在过去10年里头,中国经历了三轮大宽松,年、年、年,就是企业家们通常说的放水。

放水有时是必要的,但放水一定是有效果也有后果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放水时,没能做好相应的监管。监管经常滞后于实践,企业家跟资本市场打交道,一定要清楚这一点。这是监管的一个特点,也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三、用买醋的钱买酱油,行不行?

年后,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突然意识到金融风险。年发生股灾,年底发生债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监管部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之所以喊着要救市,就是感觉马上要从券商、信托威胁到商业银行了。证监会协调救市,但发现难度很大,不掌握情况和数据,很难调动资金。

所以,我开玩笑说,有两个政府的职务是不能干的,一是中国足协主席,二是证监会主席。证监会无能为力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是影子银行体系的膨胀。很多民营企业很大一部分融资来源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资产管理公司。

当非银行金融体系膨胀起来之后,就形成了影子银行。这几年金融资产波动,跟影子银行膨胀有直接关系。年股灾,年债灾,年商品市场泡沫、房地产泡沫相继出现,所以年出现了金融严厉整顿。

国家为什么要整顿?很简单,企业做大了,海外并购那么多,资产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无可厚非。但是资产收益一定是波动的,越大的企业越是如此,资产有波动的话,负债端的问题就会爆发在国内,这就是监管当局和货币当局担心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台湾转型期间也产生给企业加杠杆的问题。蒋经国曾给台湾工商界讲过一个买醋和买酱油的故事:

蒋经国说,小时候奶奶让他出去买瓶酱油、买瓶醋,给他两个桶盘,那时候小,一出门就忘了用哪个桶盘买酱油,哪个桶盘买醋,回去问奶奶,奶奶就笑了,说你这个家伙咋这么笨呢,这两个桶盘哪个买酱油,哪个买醋都行。

蒋经国意思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是说在实体经济领域,买酱油的钱拿来买醋是可以的,买醋的钱拿来买酱油也行,但是在金融领域不行,不能把买酱油的钱拿来买醋,也不能把买醋的钱拿来买酱油。

但是过去这些年,金融领域干的就是“用买酱油的钱用来买醋”的事。无论是资产管理公司还是财务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无论是通道业务还是其它,基本都是这样,过程当中资本是逐利的,逐利的特点一旦在杠杆和人性面前被放大,就变得无以复加,个体的理性就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资产公司从民间拿来钱,形成资金池,但当时没有明确说这就是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底层资产是不清晰的,甚至资产公司也不知道这钱是用来干什么。总之,钱一定要先到池子里,然后再从池子里拿钱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这时候,池子本身就成为一个黑箱了,开始追逐跨行业套利…

但是新的形势下,过去的套路,不好用了。

四、钱为什么空转?

过去10年,金融是个风口,而且周期很长,所以金融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年时,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35%,达到历史峰值,高于美国和日本,也就是说中国在成为技术大国之前,先成为了一个金融大国。

这种金融泡沫化、金融过度繁荣引起了高度







































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五一白癜风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liyaa.com/gpsy/3633.html